第四节 霜冻
第四节 霜冻
县域霜冻分晚霜冻害和早霜冻害两种。晚霜冻害发生在春季,主要发生在高寒冷凉地区。
严重的晚霜冻害,往往将已经出来的农作物小苗冻死,不得不补栽补种,甚至重新播种其他作
物。晚霜冻害出现的次数不多,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早霜冻害发生在秋季,一般两三年出现
一次,频率比晚霜冻害高得多,发生范围也较大,往往是全县性的。
从多年降霜情况看,第一场早霜冻出现的时间年际差异较大,早者 9月初,晚者10月初,
相差月余。在低温年里,早霜一般来得早,并与低温一起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单独的早霜
成灾率不高,危害程度也不严重。1977、1978年,早霜冻出现的时间分别是 9月12日、9月7日,
时间都很早,但这两年作物生长期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适中,农作物提前10—15天成熟,
避免了早霜的危害,仍获丰收。1964、1974年早霜冻出现的时间分别是9月17日、9月19日,时
间都比1977、1978年晚,但是早霜冻与低温年一起发生作用,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致
使粮食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