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机具修理
第三节 农机具修理
1958年,本县在原铁工厂基础上成立农业机械厂。厂址在铁路北侧火车站对过,有职工74
人,可进行简单的农机具修理。1960年农机厂划归农机局管理,更名为林口县拖拉机修配厂。
1964年拖修厂搬迁到林口镇育才小学(今林口四小)东侧;厂区占地面积11 400平方米,建
筑面积7 500平方米;有大修、机加、翻砂、零修等车间。该厂有拖拉机修理专用设备 70台件,
其中主要设备有镗床、立式研磨机、马力试验台、燃油试验台、万能磨床、曲轴磨床、C6—20
车床等。大修车间承担全县链轨拖拉机、大中型胶轮拖拉机和大型机引农具的修理。大修理部
位主要分三大部分,即发动机、后桥和行走,具体项目有镗缸、磨轴、镗瓦、研汽门、电气试
验、燃油试验、供给系统、马力试验、喷漆等。每年修车台数占拖拉机保有量的1/3以上。
1969年成立铸钢车间,生产链轨拖拉机配件,主要有驱动轮、支重轮、引导轮、左右后托
架和其他零部件。该厂发展成为又修又造的农机企业,改名为林口县农业机械修造厂,职工369
人。
1969年成立国营刁翎农机修理厂。1970年成立国营五林和新城农机修理厂。这些厂隶属县
农机局领导。
80年代初,部分公社和大队办起集体农机修理厂,进行简单的拖拉机零部件修理。1983年
农机具实行农户经营,农机修理专业户随之发展起来。1987年全县有农机修理专业户18户,1992
年农机修理专业户发展到 116户。农机修理专业户的兴起,使农机修理更加方便、及时;零修、
小修增多,大修减少。
1985年,本县开始享受国家给予的拖拉机大修理补贴资金。至1992年,拖拉机大修 794台
次,国家共补贴104万元,其中省补贴22万元,县补贴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