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运输业

第四节 运输业



  

  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县内农村合作社即利用农闲季节,从事副业运输。1965年以前,运
输是农村副业中的主要项目。 “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影响, 开展副业运输被视为
“跑马蹄,磨胶皮”、“重副轻农”、走资本主义道路,一再受到批判和限制。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县乡镇、村、个体办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1981年全县社队
运输企业共116家,其中社办14家,队办102家。1985年全县乡镇运输企业发展到 1 568家,其
中乡镇办10家,村办92家,个体办1 466家;拥有汽车55辆,客车 1辆,拖拉机304台,小四轮
2 082台。1992年乡镇运输企业发展到3 751家,其中村办26家,个体办3 725家;总收入5 827
万元,从业人员4 624人。全县乡镇有从事营运的载重汽车250辆,客运汽车 160辆,大中型拖
拉机324台,小四轮拖拉机2 850台,三轮车27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