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化学工业 一、橡胶工业
1968年 4月,林口县橡胶轮胎翻新厂成立,本县始有橡胶制品业。工厂职工平均人数38人,
固定资产4万元,流动资金7.7万元,占地200平方米。当年翻新轮胎292条,产值 3.8万元,上
缴利税 2.4万元。1971年该厂更名为林口县橡胶厂。1974年,橡胶厂新增玩具皮球生产项目,
当年生产玩具皮球3 500 个,学生橡皮22.5万盒,翻新轮胎58条;实现产值42万元,利税总额
8.4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0.5万元、净值26.4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14.4万元。
1979年,柳树公社建立橡胶制品厂,职工10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0.5万元、净值0.4万元,
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0.5万元;主要生产橡胶三角带和运输带,实现产值5.2万元,净产值1.6
万元,上缴税金0.4万元。至此,本县有橡胶制品企业两家,共实现产值76.9万元,净产值23.6
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9.5万元、净值38.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35.2万元;利税总
额11.2 万元;职工平均人数15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5 093元/人。
1980年,林口县橡胶制品厂建立,属小型集体企业,主要生产酒瓶垫,产值 8万元;年末
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均为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4万元。
1983年,林口镇橡胶厂建立,职工 20人,固定资产12.8万元,流动资金4.2万元,主要生
产橡胶三角带,实现利税0.8万元。至此,全县橡胶制品企业发展到4家,其 余3家企业共实现
产值129万元,净产值4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93.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61.5万元;
职工平均人数 357人,全员劳动生产率3 613元/人。1985年全县 4家橡胶制品企业共实现产值
196万元,净产值74万元,利税总额30.4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90万元、净值 67万元,定额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55万元;职工平均人数23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8 305元/人。
1992年,全县4家橡胶制品企业共实现产值234万元,比1985年增长 19.4%;年末固定资产
原值116万元,比1985年增长 28.9%;净值88万元,比1985年增长31.3%;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
额176万元,比1985年增长2.2倍;职工平均人数316人,比1985年增长33.9%;全员劳动生产率
7 405元/人,比1985年下降10.8%。当年橡胶制品业亏损79万元。(附表8—13)
林口县部分年份橡胶制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表8—13 单位:万元、人、元/人
二、石油工业
1959年 6月,林口县石油厂建成投产,职工平均人数67人;利用五林一带的油页岩生产石
油,当年生产原油2 580吨,产值12.5 万元。同年,五林石油厂建成投产,职工平均人数97人;
生产原油80吨,产值0.4万元。1960年两企业职工平均人数361人,共创产值 7.5万元,全员劳
动生产率208元/人。1961年职工平均人数181人,共创产值2.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3元/人。
1962年初,两企业关闭。
三、氧气制造业
1981年,新城公社氧气厂建成投产,属集体所有制企业。 职工平均人数 15人;设备投资
25.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0.4万元、净值28.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两万元;产值
3万元,利税总额—0.3万元。1985年产值4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40万元、净值28万元,定
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两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万元,销售利润—2万元,企业亏损 1万元。1990
年,职工平均人数11人,产值5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40.1万元、净值27.2万元,定额流动
资金平均余额1.2万元,当年亏损1.3万元。
1991年,古城镇(原新城公社)氧气厂关闭。
四、化学原料制造业
1981年,本县投资 200万元,在新城公社建立林口县化工厂,1982年投产。该厂占地面积
83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 816平方米;职工平均人数200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257万元、净
值22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31万元。当年生产轻质碳酸钙386吨,产值10万元,亏损21
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0元/人。1984年职工平均人数169人,生产轻质碳酸钙4 583吨,产值
73万元,产品销售税金两万元,销售利润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 320元/人。
1982—1991年,该厂 1年微利,9年亏损,亏损额累计122.1万元。1991年职工平均人数减
至104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降至181.1万元,比1982年下降30%;净值105.1万元,比1982年下
降53.7%。1992年停产。
五、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1979年,林口县中兴公社化肥厂转产油漆,当年生产油漆25吨,产值10.1万元,实现利税
两万元。
1980年,全县有油漆制造企业两家,共有职工42人,年产油漆32吨,实现产值17万元,上
缴利税3.4万元。1981年两企业停产。
六、化肥农药制造业
1960年,县化工厂建立,隶属工业科。职工平均人数61人,当年生产过磷酸钙 1 055吨,
产值14.3万元,利税1.2万元。1961年停产。
1969年,五林公社成立化肥厂,职工平均人数39人。主要生产设备有球磨机1台,碾子1台,
大锅1口。1970年生产过磷酸钙211吨,产值3.8万元,利税0.6万元。同年,林口镇公社街道第
一办事处企业生产过磷酸钙6吨,朱家公社油米砖瓦厂生产过磷酸钙8吨。至1976年,全县化肥
农药企业增至4家,年产腐殖酸铵1 900吨;产值14.2万元,利税1.2万元。
1977年,化肥农药企业减至3家,当年生产化肥2 645吨;产值46.5万元,利税4万元。1978
年,化肥农药企业减至两家,年产化肥2 750吨;产值48.8万元,利税4.2万元。1979年,化肥
农药企业减至1家,产值10.1万元,利税1.5万元。1980年,化肥农药企业 1家,产值13万元,
利税两万元。
1981年,本县仅有的1家化肥农药企业停产。
七、日用化工产品制造业
1952年,林口镇有一私营小肥皂厂,从业人员 1人,土法生产肥皂。1952—1955年,共生
产肥皂13 708条,产值 6 000元。1956年停产。1959年,县商业科建立肥皂厂,职工平均人数
32人,产值14.4万元。1960年停产。
1975年,县手工业科建立林口建材社,职工平均人数48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6万元、净
值5万元;当年生产肥皂29 779条、蜡烛26.16万包;产值18万元,利税2.66万元。1976年,林
口建材社生产蜡烛34.6万包,产值22.8万元,利税4万元。
1977—1978年,林口县日用化工产品制造企业两家,共生产蜡烛16.9万包、肥皂 7.9万条;
拥有固定资产8.8万元,实现利税4.4万元。1979年,日用化工产品制造企业增至 3家,职工平
均人数83人;年产肥皂7.25 万条、面碱3吨;产值10.4万元,利税 4.5万元。1981年,日用化
工产品制造企业3家,年产蜡烛13.3万包、面碱85吨,产值19万元,利税6万元。1982年 3家企
业均停产。
八、火工产品制造业
1978年林口镇化肥厂转产硝酸铵炸药,当年生产炸药179吨,产值 34.6万元。1979年,林
口镇化肥厂更名林口镇化工厂,职工平均人数5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净值10万元;
当年生产炸药201吨,产值33.8 万元,利税9.3万元。1980年生产炸药65 吨,产值9万元。1981
年停产。
1986年,中兴乡成立烟花厂,职工平均人数60人,产值6万元。1987年产值增至 44万元,
利润总额4万元。1988年,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6万元、净值3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6万
元;产值55万元,利税总额8万元;职工平均人数 6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 167元/人。1989年,
产值达100万元。1992年,职工平均人数 110人;产值130万元,比1986年增长20.7倍;上缴利
税22万元。
九、塑料制品制造业
1978年,林口镇第一办事处李德清组织 4名街道待业青年办起塑料厂,生产食品包装袋和
塑料棒管材等产品,实现产值千元,利润百元。1980年,职工平均人数32人;主要生产设备有
吹膜机1台、压管机1台;主要产品有地膜、塑料管;生产塑料制品60吨,产值27万元。同年,
县教育科创办化工厂,生产塑料袋419万个,产值4万元。1981年转产。1980—1985年,林口镇
塑料厂共生产塑料制品195吨,产值95.5万元。1985年,年末固定资产原值8万元、净值 6万元,
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5万元,利税两万元。
1986—1989年,全县塑料加工企业增至两家,共生产塑料制品 277吨。1989年,塑料制品
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6万元、净值2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7万元,利税 5万元。1992
年生产塑料制品206吨,其中工业用型膜17吨,农用地膜151吨,塑管异型材29吨,塑料包装容
器9吨;产值146万元,利税10万元。(附表8—14)
林口县部分年份化学工业独立核算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表8—14 单位:万元、人、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