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客运

第三节 客运





   一、客运发展

  林口县民间客运从爬犁、畜力车的应用开始。1939年有 3辆篷式畜力车在林口站前从事短
途客运。1952年,松江省运输公司林口公司把 1辆货运汽车安上篷布运输旅客,并在麻山、刁
翎设立营业所。后来安排 3辆货运汽车经营客运。当时道路不好,汽车使用木炭作燃料烧蒸汽
,遇有坡路和泥泞路段,乘客需推车而行。中途遇雨或雪天,不得不停靠在沿线村屯待晴。林
口至刁翎当时单程需近4个小时。

  1955年3月,牡丹江运输公司派1辆斯克大牌客车来林口驻在,林口正式客运开始。次年,
省运输公司调拨给林口两辆福特牌客车,由于县内客车少,常被调用为各种活动服务。

  1961年,林口运输公司在建堂设立客运站。1964年,为方便农村社员进城购买农用物资,
除在客车顶部安装货架外,还拖带 1辆载重两吨的单轴挂车。1973年,农村机动车辆增多,客
车不再拖带支农小挂车,但增加了“早进城,晚归乡”的夜驻农村班车。驻在点多选择在住户
较多或支线末稍的村屯。在客流量较为集中的古城、河北屯增加了短途班次。

  1976年,全县12辆大型客车全部集中在林口运输公司,客流稳定,经济效益较好,车车盈
利超万元。1982年,有两辆客车盈利双万元,3辆车盈利超万元。

  1983年 6月,县第二运输公司购进两辆大型客车投入营运,打破了林口运输公司独家经营
客运的局面,二者在客运市场上展开竞争。1984年夏,出现 3辆个体客车投入营运,出现国营、
集体、个人3家共同经营客运的局面。9月,3辆个体车被安排在运输公司客车中排班运行。1988
年,县运输公司发生1起重大伤亡事故,为了应急,先后卖掉7辆客车给职工经营,使国营客车
在三者竞争中处于劣势。此时个体车发展迅速,逐渐垄断了林口至古城、林口至龙爪、林口至
奎山的短途客运,客运市场中出现人便于行的好形势。

  1992年县运输公司有大型客车27辆,二运公司有大型客车 8辆;个体私营大型客车23辆,
中型客车 63辆,小型出租客车350辆。县运输公司在林口设有客运站和个体客运站,在刁翎、
建堂、莲花、古城、三道通、柳树设有客运分站。二运公司在林口设有客运站,刁翎设有分站,
双丰设有售票站。

   二、营运班车线路

  本县公路客运线路的主干线有林口至刁翎、林口至牡丹江、林口至鸡西、林口至高楞、林
口至勃利5条,其余班车线路均在此基础上延伸。

  (一)林口—先锋

  单程 105公里,沿途经由古城镇、建堂乡和刁翎镇的古城、双河(今大山头屯)、湖水、河
北屯(今小河北)、23公里、自家沟、西北楞、三合屯(今全富)、小盘道、靠山、土城子、河兴、
南围子(今得胜)、四合、民主(今样子沟)、徐家、三家子、东岗子、下马蹄、上马蹄20个站点。
1952年,林口运输公司客车延伸到东岗子,次年延伸到先锋。1983年 6月,林口运输公司投入
林口至先锋线上营运。1989年,刁翎镇朱成宝的大客车由刁翎发往先锋,1991年被县二运公司
收买。1992年,这条客运线路由县运输公司、二运公司、国营林业局和先锋林场一个体户 4家
经营,分别有林口至刁翎、林口至东岗子、林口至先锋、古城至先锋、刁翎至先锋班车往来。

  (二)林口—勃利

  1.林口—刁翎—勃利

  单程134公里,其中林口至刁翎 70公里为重复里程。自林口向北行经刁翎镇,东折经新立
(今双新)、双丰、东风(今双东)、黑背、生产屯、参场 6个站点后,进入勃利县;经金山、林
场、福兴、种子库、吉兴河、大四站、大莲、古城 8个站点,到勃利县城。1959年,林口运输
站发林口至黑背班车。1983年,二运公司客车经营林口至黑背客运线路。1987年刁勃段乡级公
路竣工后,县运输公司开通林口经刁翎至勃利班车;冬季运行,夏季班次不固定。1992年,该
线由县运输公司、二运公司经营,分别由林口发往刁翎、双丰、黑背、勃利。

  2.林口—亚河—勃利

  单程82公里,其中林口至古城10公里为林刁线重复里程。自古城向东行经德安、马路、安
民、新民(今利民)、亚河、二队(今亚新屯)、永合、青山、大二龙、虎山进入勃利县境内,再
行22公里到勃利县城。1976年 9月16日,林口运输公司开辟林口至亚河客运线。1979年,自青
山村向北延伸到联合。1986年,二运公司增加一辆林口至青山煤矿班车;次年由青山煤矿直发
至牡丹江市,后因客流不足而中断。1988年,有两辆个体客车分别由青山向勃利方向延伸12公
里到新合,延伸19公里到虎山。1991年,青勃公路修通后,县运输公司开通林口至勃利客运线
路。1992年,除运输公司经营主干线外,支线上还有林口经青山至青山煤矿、林口经青山至联
合、林口经大二龙至新合班车往来。

  (三)林口—依兰

  单程147公里,其中林口至双丰 75公里为重复里程。1992年双丰至依兰公路修通后,县运
输公司开通林口至依兰客运线;县二运公司增加林口至新合(今双富)83公里客运班车。

  (四)林口—高楞

  单程180公里,其中林口至土城子 60公里为林刁线重复里程。自土城子经小锅盔山麓的大
百顺、七队(今马兰河)、江东到牡丹江沿岸的花脸沟(今江南)、三道通共36公里;再北行经四
道(河子)、立业、石坑、跃进、保马庄后,进入方正县林区的陈所、朝鲜屯到高楞。1967年,
林口运输公司用货车代替客车开通林口至三道通客运线。1973年 7月改为正式客车营运,次年
延伸到高楞。

  1.林口—四道—大屯

  为林高线支线,单程125公里。1970年县运输公司延伸三道通至大屯线路,从四道 (河子)
北折东行五七、曙光(今五连山)、五道河子20公里后,到大屯。

  2.林口—藏富—长胜

  为林高线支线,单程135公里。其中林口至石河120公里为林口至高楞线路重复里程;自石
河至长胜、四道(河子)林场15公里,1977年由县运输公司开辟。

  3.三道通—高楞—依兰

  为林高线延伸线,单程135公里。其中,三道通至高楞84公里为重复里程。

  1992年在林口至高楞的干、支客运线上,每天有林口至三道通、林口至大屯、林口至长胜、
林口至高楞、三道通至依兰班车往返。

  (五)林口—莲花

  1968年,林口运输公司开通此线。单程80公里,其中林口至湖水16公里,为林刁线重复里
程。自湖水向西,经马当屯(今前进)、曙光林场、杨树林场、新村(今新四)、寒葱河、红石、
东河、东兴(今东柳),到莲花乡政府所在地字砬子村。1987年10月,县运输公司每天增加 1个
班次。次年,增加1辆个体出租面包车在古城与曙光林场间营运。1989年2月,在古城与红石之
间增加1辆面包车营运。1992年,黑龙江莲花水电站开工,运输公司延伸8公里到莲花村,后延
伸 4公里过牡丹江,到海林县三道河乡春光村(小夹皮沟,后改名为湖滨村)。11月,二运公司
增加1个班次,从林口至莲花村。

  (六)林口—鸡西

  单程89公里。自林口东出,经东关、永安(今林东)、马鞍山、吉庆、华山 5个村屯后,进
入鸡西市区;再经跃进、西麻山、麻山、西大坡、青龙、东新、同化、兰岭、南甸子、大半道、
滴道,到鸡西。1975年,林口运输公司曾于此线经营客运,后中断。1985年,恢复林口至华山
的营运线路。1988年,林口、鸡西两家运输公司经协商,每天对开 1个班车,恢复了林鸡线客
运。1989年,林口县运输公司增加林口至麻山的班车。同年,有 1辆个体中客进入林口至麻山
段班次。1992年,林口至奎山段由9辆个体中客排班运行。

  (七)林口—八面通

  单程69公里。自林口经六合(后改为由兴华经过)、二十户(今路东屯)、中三阳、上三阳、
大岭等4个村1个站点后,在白草沟进入穆棱县境,经高炭煤矿、红星、白灰厂、光义煤矿、金
山、龙眼、福来、朝阳、奇景、河西,到达穆棱县城八面通镇。1977年,林口、穆棱两运输公
司协商后,隔日对发班车。 1986年,林口县运输公司增加林口至中三阳 18公里的短途班车。
1991年,增加1辆个体中型客车专营林口至中三阳段客运。

  (八)林口—绥芬河

  1992年9月,林口县运输公司开辟林口至绥芬河客运线路。单程212公里,其中林口至八面
通69公里为重复里程。此客运线极大地方便了去边贸口岸经商的旅客。

  (九)林口—胜利林场

  单程29公里。1985年4月8日,由林口林业局向阳贮木场工人刘喜臣开辟,从古城出发到林
口,经龙爪、兴隆(今龙兴)、山东会、高云、龙爪煤矿、林茂村后,到胜利林场。

  (十)林口—木兰集

  1986年,县二运公司开辟林口至木兰集的客运线路,单程95公里。由林口经龙爪、向阳、
小滨海、四道林场、奋斗林场、战斗林场后,到达海林县二道河子乡木兰集村。每天 1辆班车,
当日往返。客流较多,后又增加1辆林口至四道林场的当日往返班车, 基本满足了需要。1987
年,县运输公司停薪留职司机刘万德与四道林场合营的龙江 662型客车,由古城发往四道林场,
迫使二运公司从林口至四道林场的班次撤出。1988年,战斗林场又投入1辆龙江662型大客车经
营战斗林场至古城段营运。向阳贮木场家属队的 1辆雨花牌中型客车经营古城至奋斗林场线路。
两车均是当天往返的班车,它们使二运公司客车载客不足,退出木兰集客运线。1992年,有两
辆林业部门的大客车经营古城至奋斗林场、战斗林场的客运线路。

  (十一)林口—牡丹江

  1954年2月,松江省运输公司调给牡丹江运输公司1辆斯克大牌客车,开通了牡丹江至林口
的长途客运线路。后因路况不好,在林口驻在。1955年 3月,返回牡丹江市,中断了林牡线的
公路客运。1986年 7月15日,县运输公司把林刁、林牡两条客运线连接起来,每天从刁翎与牡
丹江对发1个班车,方便了县域北部山区人民的交通往来。

  林口至牡丹江营运单程120公里。自林口向西,经阜隆、东升(今红升)、龙爪、雪上(今繁
荣屯)、向阳、楚山、绿山、宝林、泉眼、七星、柳毛、小五星、水库、山河 (今三合)、朱家、
五林、五星、四岗、北甸子、庆丰20个站点后进入牡丹江市区,经桦林到牡丹江市。

  1984—1988年,先后有柳树至牡丹江、向阳至保安(今万宝)、朱家至大碱等个体客运线开
通。1985年,县运输公司在柳树建立客运站,经营柳牡线、林口至柳树线,并组织柳毛至柳树、
柳树至土甸等个体车辆运营。1992年,个体私营小客车还开通了宝林至双宝、朱家至柞木、五
林至马桥的客运线路。

  1982年开始,牡丹江市运输公司向林口县西部每天经营 3条客运线路:牡丹江至杏树、牡
丹江至柞木林场、牡丹江至土甸子。至1992年,每天各有1辆往返班车。(附表9—3)

   林口县部分年份公路运输情况表
  表9—3 单位:人、人公里、万吨、万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