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运 1936年,图佳、林密两条铁路县域段通车后,日本侵略者在林口一带主要是掠夺木材。在
朱家沟设林务署,在古城镇设营林署,两地均设有运材森林小铁路。其中古城镇有蒸汽小火车
3台,日运材27节车皮。1940年机车增至6台,运量大增。其中仅红松方材每日就发出20节车皮。
1946年3月,林口县政府接收林口机务段及一切铁路设施。8月哈尔滨铁路局长来林口,带
来 6台蒸汽机车,以后又配备17台,共24台机车运行于图佳、林密线上。当时,林口县域主要
货源仍是古城镇、朱家沟的木材。
建国后,随着林口经济的发展,发货量日渐增多。图佳线的青山、古城镇、向阳、楚山、
朱家沟等站均有木材、山产品、粮食运出。林口站地处图佳、林密两条铁路的枢纽,发货量、
到货量、中转量均居全县各站之首。1956年林口站发出货物 3 321节车皮。1963年,林口林业
局建立后,上述各站的木材发货量增加。七星泡、青山、杨木等煤田相继开发后,青山站、古
城镇站、林口站又成为主要煤炭运出站。五林站除运出木材外,还有民用缸、盆、罐及其他陶
制品。1970年后,古城镇站除装运木材、煤炭外,还往钢铁厂运进矿石。亚河站红砖运出量最
大。1980年后,林口县利用铁路向外运出的大宗货物是木材、煤炭、石材、大豆、陶瓷制品等。
1985年,全县铁路货运到发量合计 105.6万吨。1992年,林牡段和林鸡段复线县域段通车后,
林口站日接发货车100对,是1985年的2倍;全县铁路货运到发量合计115.2万吨。(附表9—6)
林口县部分年份铁路货运情况表
表9—6 单位:对/日、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