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航道

第八章 水路交通

第一节 航道



  

  牡丹江是县域最早的水运通道。江面宽50—200米不等,深1.5—4米;每年6—10月为通航
期。

  商、周时,肃慎人就开始在牡丹江上行舟,以后历代相沿,成为县域重要交通通道。

  沦陷时期,牡丹江上有汽艇、帆船航行,并沿江放木排。1940年,依兰县商贩费万金,由
牡丹江市船载食盐、瓦盆等货物顺流而下,沿途叫卖或兑换粮谷。

  建国后,1958年,方正林业局于三道通利用江水向依兰流送木材。1962年,三道通公社在
牡丹江市航运站购买一艘帆船,有船工 8人;为莲花、三道通两地供销合作社运输货物。1967
年 9月,方虎公路、莲马公路修通后,航运货物逐渐减少。1972年牡丹江大桥建成通车后,远
途货物航运停止。1980年,水路航运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