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出口贸易

第三节 出口贸易



  

  本县对外出口贸易经历两个阶段。1962—1972年为间接出口阶段,由国家下达指令性外贸
出口收购计划,县计划委员会负责组织、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发货,各供货单位直接与外贸口岸
办理结算。1973年,林口县外贸粮油食品收购站成立后,对活牛、山野味,实行自营收购业务。
从此本县外贸工作进入由外贸部门直接办理出口业务的新阶段。1976年,县外贸办事处设专职
财会人员,直接办理出口商品结算。同时,设立土畜产指导站,对白瓜子、蜂蜜等土特产实行
自营收购,改变委托出口部门或单位加工的渠道。少数产品实行由外贸部门直接对个体生产者
收购和付款的办法。

  主要出口商品品种和出口情况:

  一、粮油食品

  山野菜。主要品种为盐渍蕨菜、蕨菜干、薇菜干等。自1971年在朱家公社试搞盐渍蕨菜后,
全县盐渍蕨菜出口量逐年增加。1986年出口 749吨。薇菜干、蕨菜干是近年新上品种,出口量
不断增加。山野菜大宗出口商品经大连港出口日本和韩国。

  红小豆。是粮油食品类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1973年开始出口日本。五林镇盛产红小豆,
品种纯正,质地优良,颇受日本青睐。

  大豆。为本县主要出口商品。1983年开始出口,当年出口461吨;1992年猛增至 15 224吨。
主要出口苏联(俄罗斯)和日本。

  活牛。1975年开始主要作为肉食品出口;当年出口 251头,是出口量最多的一年;经广州、
深圳销往香港地区。

   二、土畜产品

  蜂蜜。主要为椴树蜜和梢条蜜,质量上乘。1972年开始出口,至1992年累计出口 1 177吨。
经大连港销往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及港澳地区。

  白瓜子(俗称倭瓜子、角瓜子)。1972年开始出口,主要用于零食和榨油。至1992年累计出
口815.8吨。经大连港销往日本和中东地区。

  黄花松茸(俗称黏团子)。1974年开始出口。经大连口岸销往日本、西德等国家,至1992年
累计出口423吨。

  榛蘑、元蘑。1978年开始出口,经大连口岸销往日本。至1992年累计出口1 553吨。

   三、医药保健品

  主要出口品种为人工培植的园参和普通干货人参。每公斤16枝为特等品、32枝为一等品、
48枝为二等品、64枝为三等品、80枝为四等品,其余为五等品。1980年开始出口到香港地区。

  1978年开始出口鹿茸,主要销往港澳地区。

   四、五金矿产品

  主要是花岗石荒料石材。以宝林乡楚山村为中心,以龙爪乡向阳村、胜利林场,宝林乡合
发村、战斗村为重点;开发品种有G1704、G1706等系列。朱家镇新安村花岗石材,开发品种有
G1710。 本县此类花岗石特点是,云母、长石、石英分布均匀;石材呈蓝灰色;颗粒细腻,色
泽肃穆,质地坚硬,是建筑房屋、制作墓碑的上等原料,在日本市场深受欢迎。1982年开始出
口日本。至1992年累计出口59 077立方米。(附表11—30)

   林口县1973—1992年出口商品总值表
  表11—30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