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节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县委组织人员深入工厂、农村访贫问苦,向广大群众宣传破除封建迷信和
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动员群众积极组织起来,参加政治斗争和生产建设事业,采用传
单、标语等形式开展广泛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城乡青壮年参加人民军队,清匪除霸,支援前
线。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县委通过党员和各级干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发展生产,
厉行节约,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1月,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14个区,向87个村 8万余人进
行时事宣传;4所完全小学组成 14个时事宣传文工队,到偏远山区村屯进行宣传演出,扭转了
一些人的恐美崇美心理,大批青壮年应征入伍,开赴朝鲜战场。1952年,为巩固“三反”运动
成果,在广大干部中开展思想建设活动。通过自我检查、民主鉴定和对反面典型进行批判等方
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960—1962年,领导干部同广大群众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法,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960年,县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结建堂公社“讲、辩、看、学、
比、包、写、演、办、读”的经验。1961年,县委决定训练宣传干部,建立领导干部定期直接
向群众作报告,分析思想动态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
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全县集中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开
展学习活动,城乡处处呈现人人争做好事的新风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群众运动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在灵魂深处爆
发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政治思想斗争。全县层层举办学习班,人人“斗私批修”,
对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把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歧途。

  1978年 4月,发动全县群众揭露和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
步恢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1979年,组织张志新烈士事迹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英雄报告团报告
活动,并深入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1981年3月,县委抽调500余人组成50多个调查组,深入
146个单位,通过调查会、座谈会的形式,调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总结推广了生产资料
公司党支部、宝林公社党委、双丰公社中合大队等 9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经验。1983年12月10
日,县委召开全县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七星煤矿、青山林场、发电厂等 7个单位加强
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1985年,在全县农村、县直系统和学生中先后开展 3次思想政治
工作调查,调查 3个乡、10个村、9个系统,深入28家厂矿、3所中学,集中了解农民、职工、
学生对形势和政策的反映,写出全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朱家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系统
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报告。1986年,县委组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团,向广大群众宣传为振兴林
口做出突出贡献的黄恒星、吴景和等先进人物的事迹。1987年大张旗鼓地开展脱贫致富的宣传
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刁翎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白仁山、亚河乡乡企公司经理姜宝林等一批为
林口县脱贫致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同年,县委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建立全县思
想政治工作信息网,选出城乡43个单位作为思想信息点。1988年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深化
全县人民对县情的认识,促进了各条战线的改革。宣传部先后同财贸办、经委和县工会联合举
办厂长、经理改革学习班和企业法学习班,提高了厂长、经理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
能力;对20个城乡党委、30个支部进行调查,召开 3次部分企业书记、厂长、经理座谈会,了
解企业政工干部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认识。11月,召开全县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百货
大楼、公路管理站等 8个单位在会上交流了新时期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同年,针对
居民吃粮、物价、学生收费等热点问题,宣传部组织粮食局、物价局、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开展
与群众对话活动,提高了职工对国情、县情的认识。

  1991年11月,在七星煤矿召开全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煤炭局、燃料公司、百
货大楼等10余家企业介绍了经验。1992年 8月,在林口卷烟厂召开部分企业厂长、书记座谈会,
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