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剿匪斗争

第三节 剿匪斗争



  

   一、1945年战事

  1945年10月,林口县人民武装队队长刘汉武带领20多名队员去麻山煤矿扩建武装。由于走
漏了消息,他们在接近麻山时,被县国民政府公安局局长贾日元派去的警察武装包围。刘汉武
和10余名队员在战斗中牺牲,副队长米万斗带部分队员突围出来。

  12月10日,三江人民自治军收编的地方武装孙荣久部在张雨新策反下叛变。于化南、马庾
辰率三江人民自治军勃利县总队抵抗叛军进攻,并派人到牡丹江和林口求援。12日,东北国民
军牡丹江地区司令部派出 1个营的兵力,乘火车赶到勃利增援。这支部队由新收编的仙洞、五
林一带的地方武装张德振、李开江部组成,属牡丹江人民自治军十九团,中共党员王希克任政
治部主任。部队到达后负责防守侧后方的任务,然而张德振、李开江观望不动,不执行任务。
林口县县长秦敬三接到勃利告急消息后,派出县大队三中队乘火车增援勃利。这个中队由新收
编的沦陷时期的森林警察队组成,队长姓吕。吕队长带队到勃利后连车也没下,用两门迫击炮
发了几颗假炮弹就回来了。15日,于化南等率县总队与叛军对峙几天后,因谢文东和张雨新匪
部增援叛军,即将到达勃利,而总队人员伤亡严重,弹药所剩无几,又恐牡丹江来的援军生变,
只好乘火车撤到林口。当时恰逢张闻天到达林口。张闻天决定,从勃利撤出的全部人员立即向
鸡宁挺进,到那里去开辟新区;并指派富振声(胡松)为地委书记,于化南为副书记,王景坤、
马庾辰负责指挥部队。

  17日,部队从林口向鸡宁进发。上午10时,部队行至林口东面杨木岗时,被郎亚彬匪部伏
击,遭受重创,牺牲80余人,余部退回林口。这时部队中的朝鲜族大队因连受挫折,情绪涣散,
要求留在林口,作为警察部队,归苏军指挥,坚持不去鸡宁和牡丹江。苏军不收留朝鲜族大队,
又不准他们驻在林口街内,朝鲜族大队将枪械交给苏军,解体自散。于化南、王景坤等数十人
分散行动,化装徒步,准备通过土匪占领区去牡丹江。

  19日,于化南带领两名队员走到向阳车站附近的高丽屯(今一心村),被段振久部土匪捉住。
20日,于化南等人在龙爪南山被杀害。王景坤、马庾辰等20余人后来到达了牡丹江。

  12月下旬,张雨新又策反了林口县大队二中队和县公安局所属的6个分局。25日凌晨2时左
右,反叛武装和潜进来的土匪郎亚彬部共数百人,南北夹攻,包围了县政府、公安局和县大队
所在地。县长秦敬三、公安局局长姚金呈和一中队队长赵吉宽立即组织兵力分头抵抗。战斗一
直激烈地进行到上午 9时,苏军司令部派出援兵打击土匪。叛军和土匪见势不好,顺铁路向西
逃去。这次战斗,敌人伤亡数十人;县政府于彦君等10余人牺牲,于一秀等人负伤。

  战斗之后,林口四周土匪活动猖獗,伺机再进林口消灭县大队。双方对峙数日后,县民主
政府接到撤离命令。12月31日,在苏军保护下,秦敬三等县政府人员和县大队一中队百余人,
乘火车撤离林口;1946年1月1日到达牡丹江。

   二、1946年战事

  1946年 1月下旬,张德振、李开江叛变后,该部匪队在西桥、桦林(今属牡丹江市)等地袭
击牡丹江军区部队。2月 13日,又在三合袭击并枪杀了牡丹江人民自治军部队14名战士。14日,
在牛心屯再次袭击并枪杀牡军区部队战士18人。

  2月下旬,从依兰县城出师东剿的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部队开始攻打刁翎。 此前不久苏
联红军有 1个排被张雨新部土匪袭击,缴去全部轮盘式冲锋枪,并将苏军战俘割去鼻子,让其
回去报信。对此,苏军十分恼火。为了报复,苏军出动 1个机械化营协同合江军区部队进剿刁
翎。23日,合江军区部队和苏军在依兰县二道河子集结。25日夜间,苏军走大路,合江军区部
队走小路向刁翎开进。26日,苏军先到,在黑背遭到张雨新部第十五团伏击,牺牲副司令 1名,
战士60余人。合江军区一团、五团、十九团和独立四团随后赶到,向黑背山岗敌人迂回,形成
合围之势。在苏军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两军迅速攻克黑背村。匪徒们仓惶逃回刁翎镇,张雨
新组织匪徒在刁翎镇东北两面阻击。苏军从正面攻打刁翎镇东门,合江军区部队攻北面。一阵
强大炮火把围墙和碉堡摧毁,两军发起冲锋,迅速攻进镇内。敌人从西南向三道通、莲花泡一
带深山溃逃。这次战斗歼灭和生俘匪徒团长两名,骑兵300余人。

  此战后,苏军撤回。合江军区独立四团留驻刁翎,开展群众工作和政权建设工作;主力部
队由军区司令员方强率领向三道通、莲花泡追击。追击部队连下三道通、莲花泡、西北楞、古
城,绕过林口东进奎山、滴道(今属鸡西市)、鸡宁,所向披靡。 3月下旬,折回林口,沿铁路
线南下,扫荡铁路线两侧之敌,收复龙爪等地。

  这时,合江军区参谋长胡伦率领依兰骑兵大队和五团一连,沿铁路西侧南下搜索前进,到
达牛心屯(今牛心村)。在敌情未明和东侧主力部队尚未到达的情况下,骑兵大队队长郎万禄率
队从南门冲入屯内。军区五团一连由连长杨景荣和指导员马玉昆率队从西门攻入。牛心屯内土
匪和从泉眼河、三合屯、仙洞等地集聚来的土匪 500多人伏击了攻进来的部队。这些土匪属张
德振部。此战除马指导员突围出来外,郎大队长等 100余人全部牺牲。次日,收复宝林的主力
部队赶到包围了牛心屯,以两辆装甲车开路,激战3小时,歼灭屯内敌人约500人,少数敌人逃
入山林。牛心屯、泉眼河与三合屯漏网的主要匪徒段树贤等人,后均被民主政府收监正法。

  3月26日,合江军区南下部队的一团、五团和50余人的骑兵队共2 000余人,包围了土豆甸
子 (今土甸)。土豆甸子盘踞有从古城败退来的包景山团和从龙爪败退来的段振久团(段振久已
死,由一营长于甫代替)。 土豆甸子附近的二道沟盘踞有从刁翎败退来的张雨新、车理珩及其
主力匪队十三团。柳树河子盘踞有从奎山败退来的郎亚彬部。土匪在这 3个村子形成三点联防,
相互策应。土豆甸子和二道沟都是沦陷时期就筑有防御工事的集团部落据点。村子四周挖有深
沟,布了铁丝网,建有围墙、碉堡。要消灭敌人必须打攻坚战。方强司令决定先打土豆甸子。
攻坚战从拂晓打响。张雨新和郎亚彬赶来增援敌人。激战至中午时分,方司令从望远镜中发觉
敌人已经动摇,下令冲锋。部队待迫击炮轰击之后,在装甲车配合下向各股土匪发起冲锋。方
司令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从西北山上冲下去。此战击毙土匪百余人,俘虏50余人,余匪溃逃;
缴获大炮1门,还有许多枪支、弹药。

  在合江军区部队发动东进南剿战役的同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牡丹江地区司令部发动北剿战
役。司令员李荆璞率牡丹江人民自治军十四团、保安团和三支队警卫团等部向北进剿,对土匪
武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3月17日,牡丹江人民自治军分兵几路向盘踞于北甸子(今北甸)、桦林、柴河镇(今属海林
县)、五河林、仙洞、马桥河 (今马桥)、杏树底、柞木台子等地的高永安、傅帮俊、李开江、
张德振等匪部 4 000多人进剿。战线绵延数十里。当天晚上牡丹江剿匪部队一路攻打北甸子。
北甸子是沦陷时期的集团部落,有坚固的围墙、高大的炮楼,易守难攻。首战没有攻克。第二
天拂晓,牡剿匪部队用炮火猛轰敌人据点,然后出动步兵攻击,待敌人展开火力,剿匪部队佯
作败逃,敌人追出防御工事,被引诱到南山梁底下,剿匪部队占领山梁回头猛击,埋伏在东山
梁后面的主力部队抄到敌后猛打。前后夹击歼敌 700多人。之后,不顾打扫战场,快速向北甸
子前进,匪首张德振带领残敌逃窜。此战缴获很多武器、物资。

  3月17日午夜,牡丹江剿匪部队主力分4路猛袭匪据点。接连攻克板院、四道岗(今四岗)、
桦林、柴河、仙洞等地,乘胜直追,又克重要匪巢五河林。残匪集结杏树底、柞木台子一带企
图顽抗,派出小股匪徒在五河林、仙洞以东、以南各屯流窜,命令老百姓准备万人大军的 3天
给养,散布“中央军25日到牡丹江市”等谣言。

  牡丹江剿匪部队在五河林、仙洞休整。土匪企图逃往密山,派匪兵和谢文东联系,请他派
兵增援。剿匪部队不给敌人喘息之机,3月 23日向杏树底前进,先头部队到马桥河遭土匪伏击,
受到部分损失。匪徒伏击之后向杏树底撤退;剿匪部队追击到杏树底,在炮火掩护下分兵两路,
从左右两翼包围匪巢。炮火把匪巢军火库打着,烈火燃烧,爆炸声震天,敌营大乱。李荆璞命
部队乘机猛攻。这时三营七连一排一班长杨子荣为保护屯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
进入屯内劝降敌人。在剿匪部队的强大攻势下,杨子荣的劝降奏效,匪巢炮楼上打出白旗。部
队停止进攻,接受400余名土匪列队出来投降。此战缴获平射炮两门、迫击炮1门、掷弹筒 8个、
重机枪4挺、轻机枪6挺、其他长短枪 300余枝,还有大批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缴获的粮食和
民用物资一律发放给老百姓。

  杏树底敌人投降后,牡丹江人民自治军分兵 3路,包抄柞木台子。这时合江军区部队打下
土豆甸子和二道沟等地后,继续向西南扫荡,积极配合牡丹江剿匪部队作战,将敌人北逃的退
路完全封死,并使鸡宁、密山一带的谢文东匪部无法增援土匪。牡丹江剿匪部队由西向东对柞
木台子发起攻击。张德振、李开江等率领土匪北逃,遭到合江军区部队堵击。处于南北夹击中
的土匪无路可走,胁迫土匪头子张德振、李开江率众投降。此战除匪首高永安逃跑外,余众悉
数就歼。俘匪2 000余人,缴获重炮两门、山炮两门、平射炮和小钢炮 19门、迫击炮13门、长
短枪2 000余枝。

  3月28日,两支剿匪部队胜利会师于柳树河子。之后合江军区部队经亚河、通天岭(今属勃
利县)回师勃利。

  此次剿匪会战既粉碎了张雨新、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德振、高永安等土匪联合军
事行动的阴谋,又消灭了铁路交通线地带的土匪武装,重新打通了中断 3个多月的牡佳铁路交
通线,完成了占领铁路交通线地带的战略任务。

  4月5日,驻林口县域苏军撤离回国。此后,国民党军队乘机加紧对东北各战略要地的进攻;
解放区内的土匪也乘机反攻,策划暴乱。张雨新、李华堂等匪首收集 1 600余人重新窜回刁翎、
三道通一带。

  4月19日,张雨新、李华堂探知刁翎镇内合江军区独立四团仅有 40余人留守,于是深夜带
领 400余人潜入镇内包抄了四团驻地。小孤山上的流动哨兵发现敌情鸣枪报警,被匪徒打倒,
控制了小孤山这个制高点。团政委尹良雨和教导员王北昌听到报警枪声,迅速组织队伍向外突
围。40多名战士英勇战斗,不畏强敌,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有的受难者被土匪开
膛破肚拉出肠子绕在脖子上,暴尸街头,惨不忍睹。土匪头子们叫嚣:“国军已打到四平和长
春,马上就要打到哈尔滨和牡丹江。穷共产党休想翻身。”以此恫吓群众,给匪兵壮胆。

  5月上旬,为支援前线作战,稳定后方根据地, 合江军区部队再次集中优势兵力,进剿刁
翎地区的张雨新、李华堂匪部。军区部队的五支队(辖九团、十二团、十三团、十五团)主攻,
刚成立的东北航空学校(简称东航)出动飞机助战。当时王弼校长带学校师生新迁到勃利,修复
了几架缴获的日本战斗机。

  5月5日,东航派出 1架飞机伪装成国民党飞机,飞到刁翎上空投下“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
的嘉奖信函”。信中先嘉奖张雨新、李华堂作战有功,然后通知5月7日上午熊式辉将亲自飞临
刁翎检阅部队并摄影,务须两日内在刁翎东门外平整简易飞机场,集合全军迎接熊主任检阅。
土匪拾到空投信件后,根本没有想到合江军区有飞机,认为确是国民党飞机送来的真信,一切
照办。

  5月 6日晚,合江军区部队运动到刁翎北部山林隐蔽。7日上午,一架飞机飞到刁翎,见土
匪果然在东门外空旷地上集合起来。飞机向匪群投下几枚手榴弹,低空扫射一阵之后,撒下大
量红红绿绿的传单。土匪恍然惊悟,向山林四散逃命;合江军区部队发起攻击。此战毙匪30人,
俘匪70人;缴获步枪120枝、重机枪两挺、轻机枪1挺。逃跑土匪慌忙西渡乌斯浑河,淹死20余
人,其余800余人逃往牡丹江西岸大森林中。零星散匪陆续回到刁翎向民主联军投诚,至5月22
日,投诚人数已达50余人。合江军区部队部署十三团 1个营控制刁翎,两个营进至牡丹江沿岸
的三道河子、四道河子、五道河子肃清散匪。九团、十二团追剿窜往方正、珠河(今尚志)一带
的李华堂部。

  8月初,在东安 (今密山)一带被打败的谢文东向宝清流窜一阵子后,收拢零散匪兵转向西
边流窜,到达刁翎地区和张雨新、李华堂、孙荣久等土匪头子聚会,企图以刁翎、三道通一带
为据点,东山再起。

  8月末,合江军区部队四、五支队在方强率领下, 与谭友林率领的三五九旅八团,第三次
攻打刁翎。两支部队分进合击,用坦克和装甲车打前锋,从刁翎外围把土匪包围。31日张雨新
正在给指挥部官员们传达国民党合江省主席吴汉涛关于深山潜伏,保存实力,避免被围歼的指
示时战斗打响。张雨新指挥匪队拼命向外突围,几次都被打回去,激战 5个多小时,大批匪徒
被击毙。下午3时左右在前刁翎一带活动的郎亚彬匪团300余人赶来救援。郎团在刁翎镇西门外
袭击民主联军背后,使张雨新匪队乘机冲出包围,向刁翎东南方向逃去。民主联军占领刁翎后,
派出部队继续追剿。此后不久,歼灭刁翎、三道通一带各路土匪数千人,将土匪主力基本消灭。
张雨新、李华堂、谢文东等匪首各率残部三五百人逃入深山密林。残匪从此化整为零,分散潜
伏,再也无力纠集起来与民主联军正面对抗。

  10月10日,合江军区第五支队副司令员杨清海在李华堂接应下在依兰县城发动武装叛变,
拉出约150人,与李华堂匪部合股后共500余人,在依兰和林口境内流窜。

  10月下旬,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率合江骑兵大队从依兰县城出发,追剿残匪李华堂部到
达林口县域四道河子。在四道河子沟里包围了杜芳庭团残部,击毙、活捉土匪各10余人。骑兵
大队离开四道河子后,去字砬子和莲花泡堵截李华堂残部。这时,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直属
牡丹江军分区十四团一营搜索残匪恰巧赶到字砬子和莲花泡之间,遇上逃窜来的李华堂残部,
双方展开激战。合江骑兵大队听到轰轰的迫击炮声和激烈的枪声,迅速赶去参战,部队在江东
湾处山崖下,受到百余名土匪阻击。贺司令员派出一部分兵力迂回敌后,两面夹击,毙敌10余
人,将阻击之敌击溃,然后,继续奔袭莲花泡。李华堂见合江军区骑兵大队奔驰而来,不敢再
战,率残匪向木兰集(今属海林县)逃去。第二天,贺司令员率领的骑兵大队在寒葱河再次追上
李华堂部残匪,又击毙20余人。此后,土匪采取“离心战术”撤退,李华堂与杨清海两匪首分
开活动,以分散合江军区兵力。

  11月上旬,李华堂倚仗地理情况熟,率残匪忽东忽西,与追剿部队兜圈子,暂时逃脱追剿
部队的跟踪。追剿部队经审问捉到的几个土匪,得知周围山里还藏有新近被牡丹江军分区部队
追击逃来的谢文东部。据此,贺司令员制定了新的追剿方案:将牡丹江沿岸各个渡口都控制起
来,分兵把守,不让敌人渡江东逃,将谢文东残部包围在牡丹江西岸四道河子以北的一个狭长
地带。谢文东率土匪几次企图渡牡丹江东逃,都被江边渡口把守部队击退。一天夜晚,谢文东
带领匪队来到四道河子和五道河子之间的一个村子里,进入了事先埋伏在那里的三五九旅八团
和合江军区独立团的包围圈。敌人还未站稳,埋伏部队就洪水般冲进村子,把他们打垮,俘虏
300余人。 只有谢文东带儿子谢正发和马夫等少数人逃脱。经过几次战斗,谢文东残部打得只
剩下 6人,他的马弁汤二虎也投降了。11月20日,三五九旅八团五连副连长李玉清带领二班10
余名战士在四道河子山碓子一带化装搜索。小分队搜索到四方台山的小石头庙前将谢文东等人
抓获。(12月3日,谢文东在勃利经公审枪决。)

  11月下旬末,贺司令员在三道通剿匪指挥部里审问俘虏时,发现了张雨新的副官,他供出
张雨新的藏身处。贺司令员立即派三五九旅八团二排长刘淑颜带领30余名战士,由张雨新副官
带路捉拿张雨新。12月初,这支小分队在三道通的折里汀西南沟的一个窝棚里将张雨新活捉。
12月5日,押至三道通合江军区剿匪部队指挥部。后张雨新披押至刁翎,经公审枪决。

  12月上旬,牡丹江西岸一带土匪基本肃清,大小匪首均被擒获。合江军区部队和三五九旅
八团开往牡丹江东岸追剿李华堂残部。李华堂自寒葱河漏网后,带领百余名匪徒向北逃窜途中,
会合张雨新部下王德平团又集聚起 300余人,窜到依兰县三道岗、飘荡河一带骚扰,遭依兰县
独立团打击后,逃回刁翎一带山区藏匿。为了缩小目标,活动方便,李华堂把匪徒分成若干小
股,分散活动,自己身边只留几十骑兵。12月12日,三五九旅八团三营一连赵排长带领的16人
小分队,在拉拉别拉河(今红旗沟河)河套地带截击李华堂及其卫队。李华堂与残匪共12人躲在
一座残破房框子里顽抗。双方激战1个多小时后,匪兵 5人被击毙、6人投降,李华堂重伤被捉。
在押送前刁翎营部途中,惊马拖翻大车,李华堂被扣在车下砸死。

   三、1947年战事

  谢文东、张雨新、李华堂三大匪首相继落网后,郎亚彬匪部人心动摇。二营长初吉庆公开
带领30余人,从山东会沟里下山投降。根据“交枪不杀,优待俘虏”政策,县大队将大部分投
降的匪兵送回家务农,愿意留下的分到县大队里当战士;营长初吉庆被送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
令部直属牡丹江军分区学习改造。这使“郎团”土匪进一步动摇,陆续又有些人溜下山来投降,
最后只剩团长郎亚彬等10余人。

  1947年5月9日,郎匪突袭大通沟村,抢夺财物,绑架土改工作队队长李雷和农会李主席。
前刁翎区委书记张建堂率区中队和县大队一起追击敌人,营救李雷和农会主席。追击部队在山
东会青沟的漫岗上追上敌人。双方激烈交火,张建堂中弹牺牲。匪徒们杀害李雷和农会主席后
逃窜。

  年末,县大队长贾本和决心利用严冬山上郎匪缺衣少食、难于藏身的好机会,消灭土匪。
他把县大队百余人分成若干小分队,穿插在山东会、大小马当、湖水、青山沟一带,在茫茫林
海雪原里,寻踪觅迹,昼夜追剿。郎亚彬十分狡猾,夜晚他藏匿在炭窑洞或地窝棚里睡觉时,
将手榴弹引线接长,横栏在 200米远的沟口或小道上,待追剿小分队赶到趟拉引线,引起爆炸,
他就会惊醒潜逃。他还经常在远处虚设火堆为他站岗,引逗到来的小分队先包围火堆,使他趁
机逃脱。利用这些方法郎匪一伙多次逃脱追捕。

  四、1948年战事

  1948年 2月,县大队指导员程颜明带领的小分队在青山沟搜索时发现郎匪。小分队击毙郎
亚彬的儿子,山坳地窝棚里藏匿的土匪听到枪声冲出逃命,被小分队一阵冲击扫射打倒五六人。
郎亚彬和 1名匪徒逃脱。夜晚,他们逃到湖水村东北处的转心湖山里,藏在炭窑里。县大队长
贾本和率小分队追踪而至,将炭窑包围。郎亚彬负隅顽抗,被愤怒的战士们用刺刀刺死。至此,
林口县域的土匪全部被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