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刁翎镇

第三节 刁翎镇



  

  刁翎镇、刁翎村

  一说“刁翎(雕翎)”是满语音译,汉译为“未开垦之地”的意思。一说刁翎为汉语。传说
很早以前,在小锅盔山附近,有一巨雕叼着一只绚丽多彩的羽翎在空中翱翔,飞至此处两村之
间时吐掉羽翎,长鸣一声,凌空而去。后来,人们就将前面的村子称为前刁翎(今建堂);后边
的村子称为后刁翎,简称刁翎。刁翎一称最早出现于清末,写作雕翎,后简写成刁翎。1910—
1911年(清宣统二至三年),已经用作依兰府属下的区名,称刁翎区。民国时期,1927年刁翎区
称依兰县五区,刁翎改称兴隆镇。沦陷时期,设兴隆村,村公所驻兴隆镇。刁翎一称成为地域
名称泛指今北五乡镇广大地区。解放后,1947年,此地区单独设县称刁翎县,县政府驻刁翎村;
下辖刁翎区称一区、城关区。1949年,刁翎县撤消,所属地域并入林口县。刁翎区改称林口县
第八区,后又改称刁翎区。 1956年撤区划乡,称刁翎乡。1958年建立刁翎人民公社,1984年5
月3日,改建为刁翎镇人民政府。地名刁翎镇,简称刁翎。

  镇政府驻地刁翎村,1946年前为行政村。因村子规模太大,不便于管理,1947年分设为长
青、保安、永安和成顺 4个行政村。此后,刁翎村成为单纯地方名称。建国后,成顺村又分设
为治安和胜利两个行政村。1988年以后,刁翎村由向阳、兴龙街道办事处和长青、保安、永安、
治安、胜利5个行政村组成。

  向阳街道办事处

  建于1988年,当时无名。1990年地名补查时,命名为向阳街道办事处。

  兴龙街道办事处

  建于1988年,当时无名。1990年地名补查时,命名为兴龙街道办事处。

  长青村

  建于1947年,称长青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长青管理区,1960年改为长青生产大队。
1984年农村政权体制改革时成立村民委员会,称长青村。

  保安村

  建于1947年,称保安村。1958年组建保安管理区,1960年改称保安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
委员会,称保安村。

  胜利村

  原为成顺村的一部分,建国后设为行政村,因当年喜庆大丰收而命名胜利村。1958年成立
胜利管理区,1960年改为胜利生产大队,1984年称胜利村。

  治安村

  原为成顺村的一部分,建国后设为行政村,取社会安定之意称治安村。1958年成立治安管
理区,1960年改称治安大队,1984年改称治安村。

  永安村

  建于1947年,称永安村。1958年改称永安管理区,1960年改称永安大队,1984年改称永安
村。

  源发村

  建于沦陷时期,称刁翎东屯。解放后因当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利于各项事业发展,
更名源发屯。1958年改称源发管理区,1960年改称源发大队,1984年改称源发村。

  东发村

  建于1976年。因位于源发村东侧,故名东发屯,为源发大队四队。1984年农村政权体制改
革时分出设村,称东发村。

  东升村

  建于1950年。借用附近草帽顶山名,称草帽顶子屯。1960年成立生产大队时称长青大队四
小队。1976年成立生产大队,因地处刁翎东侧,更名东升大队。1984年改称东升村。

  东沟村

  建于沦陷时期。因位于南围子(今得胜)东侧山沟里,故名东沟村。1958年改称东沟管理区,
1960年改称东沟大队,1984年改称东沟村。

  得胜村

  建于清末。因位于刁翎南,称南刁翎屯。后因屯子筑起围墙又名刁翎南围子,简称南围子。
解放后当地群众为使村名文雅,更名德胜村。1958年改称德胜大队,1976年更名得胜大队,1984
年改称得胜村。

  半方地村

  二三十年代县域土地开发初期,官府以“方”为单位放荒招垦。一方地约合 675亩。当时
此处已开垦耕地半方左右,人们称此处为半方地。解放后建村称半方地村。1964年成立大队称
半方地大队,隶属建堂公社。1978年划归刁翎公社管辖。1984年撤队建村,称半方地村。

  兴隆村

  建于沦陷时期,借用兴隆沟地名称兴隆沟屯。1958年改称兴隆管理区,1960年改称兴隆大
队,1984年改称兴隆村。

  四合村

  建于沦陷时期,称河西屯。后因此地处于乌斯浑河及其几条支流之间地带,更名四河子屯,
简称四河。1956年4月,建四河乡,9月撤消。1981年地名普查时,据当地群众口碑“此村是东
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归屯并户,将4条沟的住户合并在此建村,故名四合村”而更名四合村。

  合心村

  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期建屯,称小屯。1958年组建生产管理区时,取社员齐心合力发展生产
之意,更名合心管理区。1960年改称合心大队,1984年改称合心村。

  样子沟村

  建于沦陷时期。最初为一姜姓人家居住,称姜家。后来居民增多,借地名样子沟为屯名,
称样子沟下屯,也称下样子沟。1950年建村政府,更名民主村。1958年改称民主管理区,1960
年改称民主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据人们对老村名的习惯称呼,更名样子沟大队。1984年
改称样子沟村。

  跃进村

  建于沦陷时期。因位于样子沟屯上方,命名样子沟上屯,也称上样子沟。1958年在全国工
农业生产开展“大跃进”运动时,更名跃进管理区,1960年改称跃进大队,1984年改称跃进村。

  徐家村

  建于沦陷时期。当时屯中住有一徐姓大户,因名徐家屯。1958年改称徐家管理区,1960年
改称徐家大队,1984年改称徐家村。

  三家村

  建于沦陷时期。当时仅有 3户人家居住,因名三家子。1958年称三家子管理区,1960年改
称三家大队,1984年撤队建村,称三家村。

  东岗村

  建于沦陷时期。原属三道通区管辖,因位于大屯东侧的山岗下,故名东岗子屯。1958年改
称东岗子管理区,1960年改称东岗子大队,1984年改称东岗村。

  下马蹄村

  解放后建村。因位于马蹄沟下方,取名下马蹄村。1960年改称下马蹄大队。“文化大革命”
运动中,破旧立新更名红旗大队。1984 年撤队建村,恢复原名,称下马蹄村。

  上马蹄村

  解放后建村。因位于马蹄沟上方,故名上马蹄村。1960年改称上马蹄大队,1966年更名曙
光大队,1984年改称上马蹄村。

  兴发村

  建于1973年。取齐心协力发展生产之意,命名团结大队。1977年刁翎公社在此建畜牧场,
更名刁翎畜牧场。1984年农村政权体制改革时,设村民委员会,取兴旺发达之意更名兴发村。

  幸福村

  1976年前为得胜大队所辖自然屯。1977年刁翎公社在此建立优良品种培育基地,更名刁翎
良种场。1984年设村民委员会,更名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