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五林镇
第四节 五林镇
五林镇、五林村
五林为满语音译,原称“乌赫林(穆哈连)”。“乌赫林(穆哈连)”汉译“总兵”之意。明
代在此设乌赫林卫,为总兵驻扎之地。清代改称“五虎林”,用为河名,汉译“汇总”之意,
又用为地区名。民国初期称五河林,也称五虎林;设为保,称五河林或五虎林保,治所勃兴镇
(今五林)。沦陷时期,1933年划为宁安县第六区五河林保,治所勃兴镇改称五河林。1935年修
筑铁路时,在此设青林站。1939年宁安县基层行政区划按街、村制调整时,五河林保改为村,
并以火车站名取代五河林名,称青林村。
解放后,恢复五河林区名称,简称五林。五林地区泛指今林口县五林镇、朱家镇、五星乡、
柳树乡、宝林乡一部和海林县的柴河镇、二道河子镇、三道河子乡、桦林镇一部等广大地区。
1946年5月,五林地区与林口县合并,以五林为县名,称五林县。1947年2月,五林地区单独设
县,仍称五林县,将辖区分设为 5个区,今五林镇域设为一区。1948年,五林县与新海县合并
成立海林县,县下设有五林区。
建国后,1956年 3月海林县撤消,五林区划归林口县辖。同年实行镇乡体制,改称五林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改建为五林人民公社。1984年 4月,实行镇乡体制,成立五林镇人
民政府,地名五林镇,简称五林。
五林镇政府驻地五林村为单纯地方名称,由振兴街道办事处和大兴、青西、长兴等 3个行
政村组成。
振兴街道办事处
建于1987年,称五林镇街道办事处。1990年地名补查时,因办事处设在振兴大街北侧,更
名振兴街道办事处。
大兴村
解放后农业生产合作化时命名大兴村,1958年改称大兴管理区,1960年改称大兴大队。1984
年农村政权体制改革时撤队建村,成立村民委员会,称大兴村。
青西村
沦陷时期称青西屯。解放后1958年以前称青西村,1958年改称青西管理区,1960年更名青
西大队。1984年撤队建村,称青西村。
长兴村
建于沦陷时期。1955年前辖于青西村,1956年称青西高级社。1958年改称长兴管理区,1960
年改称长兴大队,1984年改称长兴村。
五渡林村
建于1956年。因屯南有五林河,人们到屯南五林镇办事、上山砍柴、从事田间劳动都要渡
过此河,又因辖于五林镇,故名五渡林屯。该屯原为青西大队所辖自然屯,是青西大队第四生
产队,称青西四队。1987年从青西村分出,设村民委员会,称五渡林村。
五河村
建于清前。原为明代乌赫林卫旧址。清代因位于五虎林河北岸,借用河名为屯名称五虎林
屯,后更名为五河林。在五河林一称演变为地区名、村镇名,居民居住中心转移到今五林村一
带后,又更名五河子,五河屯,简称五河。解放后建村,称五河村。1958年改称五河管理区,
1960年改称五河大队,1984年改称五河村。
富裕村
建于沦陷时期。最初仅有几处零散住户,生活十分贫困,人称穷棒子沟。后来居民逐渐增
多,形成屯落,称穷棒子沟屯。1956年该屯成为五河村辖屯,1960年更名为五河大队五队。1981
年地名普查时,更名富裕屯。1987年从五河村分出,设村民委员会,称富裕村。
孔街村
建于沦陷时期。最初仅有几户姓孔的人家在此居住,伪满政权驱迫居民并大屯,在此建集
团部落后成为大屯落,命名为孔街。解放后设村称孔街村,1958年改称孔街管理区,1960年改
称孔街大队,1984年改称孔街村。
马桥村
建于民国初期,称马桥河屯。“马桥”满语,汉语“长箭”之意。屯名借用马桥河名而来。
解放后设村,称马桥村。1956年 4月建马桥乡,1957年初撤消。1958年成立马桥管理区,1960
年改称马桥大队,1984年撤队建村,称马桥村。
邻矿屯
马桥村辖屯,原名马桥大队八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其靠近煤矿命名邻矿屯。
高家屯
马桥村辖屯,建于1956年。此处最初居民为一户姓高的人家,因名高家屯。
临园村
建于1962年。因位于马桥大队南侧山沟,因名南沟。1963年成立生产队,称马桥大队六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临园屯。1984年从马桥村分出,设村民委员会,称临园村。
马东村
建于1963年。以所处地名东沟为屯名,称东沟屯。辖于马桥大队,又称马桥大队七队。1981
年地名普查时,因该屯位于马桥大队东部更名马东屯。1984年从马桥村分出设村民委员会,
改称马东村。
马西村
建于1936年。因位于马桥河屯西部,命名马西屯。解放后建村称马西村,1958年改称马西
管理区,1960年改称马西大队,1984 年撤队建村,称马西村。
马北村
建于1935年。因位于马桥河屯北部,取名马北屯。解放后建村,称马北村。1958年改称马
北管理区,1960年改称马北大队,1984年改称马北村。
红林村
建于沦陷时期。为日本“开拓团”聚居部落,俗称“洪部”。解放后建村,称洪部村。1960
年更名红林大队。1984年改称红林村。
林山屯
红林村辖屯。原名红林三队,1984年改称林山屯。
东胜村
建于沦陷时期,是日本“开拓团”驻地,人称东场子。1962年以前是马西大队的一个生产
队,1963年建立大队更名东胜大队,1984年改称东胜村。
陈堡村
建于沦陷时期。最初此地仅有一户姓陈的人家,盖有一个地窝棚居住垦荒,人称此地陈家
窝棚。1936年形成屯落,取名陈堡。伪满政权实行街村制时,为陈堡屯,辖于青林村。解放后
建村,称陈堡村。1958年改称陈堡管理区,1960年改称陈堡大队,1984年改称陈堡村。
姚亮村
建于沦陷时期。最初只有一户姓姚的人家在此处河上设一个鱼亮子,人称此地姚亮子。1935
年形成屯落,称姚亮子屯。解放后设村,称姚亮村。1958年改称姚亮管理区,1960年改称姚亮
大队,1984年改称姚亮村。
青林村
建于1946年。当时只有 8户人家,称八家子屯。1962年以前为青北大队的一个小队。1963
年从青北大队分出建立大队,取“青北”的“青”字,结合当地森林茂盛的特点,加“林”字,
名为“青林”大队。1984 年改称青林村。
青北村
建于沦陷时期。因位于青林村(今五林)北侧,取名青北屯。解放后建村,称青北村。1956
年4月建青北乡,9月撤消。1958年称青北管理区,1960年改称青北大队,1984年改称青北村。
南青屯
青北村辖屯,原名青北五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位于青北村南部,故名南青屯。
长沟村
建于沦陷时期。处于较长的山谷地带,因名长沟。1958年称长沟管理区,1960年改称长沟
大队,1984年改称长沟村。
江沿屯
长沟村辖屯。建于民国初期,称西亮子屯。建国后,1958年改称长沟三队。1981年地名普
查时因该屯靠近牡丹江边命名江沿屯。
五林煤矿屯
建于解放后,原名五林公社煤矿屯。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其隶属五林镇企业公司,称五
林煤矿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