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驻林口

四、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驻林口


  
四、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驻林口

   一六二支队调查资料

  (一)一六二支队内部情况

  张清林,原是林口一六二部队的工人,曾于1956年4月至5月份,在沈阳北大营举行的中国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审理日本侵华战犯时,出庭手举鼠笼,认定该部队长木神原秀夫,
并且作过证。他说:

  在沈阳市北大营审理日本战犯时,我出庭作证, 详细情况已拍成新闻记录片, 电影名叫
《正义的审判》。我家“文化大革命”前还挂着当时的照片和人民政府发给我的光荣证件,可
惜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都被造反派给抢走砸了毁掉了,并且还揪斗我,批判我,诬陷
我是日本特务。

  现在,我说说知道的情况,当然是表面的一般的情况,因为当时小日本鬼子管得很严,我
们中国工人是什么机密的地方都不准许到的,所以很难知道它的内幕。

  原侵华日军一六二细菌研究所,设在林口与古城镇中间,现火葬场的后岗梁上,在去马鹿
沟(今马路)村的路旁。占地范围约有半华里,四周全用铁刺线网圈住的,有没有电线网我记不
太清楚了。中间建筑有许多栋砖瓦房子,我干活的厂房,是 200米长的砖墙铁瓦跨度为十四五
米的大车间,里边装配着暖气。我们车间前面是地下室——“药房子”,其实就是细菌研究室,
那里有像医院里一样的全套针械器皿装置。再前面是锅炉房,最前面挨着南大门就是部队长的
办公室。我们车间后边有汽车库和仓库等。

  我们院外西边,距离约300米处,靠近公路的山坡上还有1座日本兵营,驻扎约有百余名鬼
子士兵。

  北边距此地约1 500米的岗顶上有飞机场。这里与机场中间有畅通无阻的汽车道。

  1944年(伪满康德11年)1月份,从日本国东京新调来1名部队长,是少佐(相当于少校)级日
本军官一一他佩戴的肩章是2杠1豆的军衔,我记得他的名字叫木神原秀夫,瘦长个子,长瓜脸,
缀着一撮小胡子,年纪约有三十八九岁。他每天都坐着专用汽车,来往于该场所与林口北山日
本军官邸之间。

  我干活的厂房里,东头一大间是专门喂养白鼠的(从日本国内运来的),约 有2 000余只,
由日本人负责管理。西头另外一间里侧收养着当地的各类老鼠,由1名日本兵领着4名中国工人
管理。此外,还饲养有兔子四五十只。“海猫”这种类似“花鼠子”的大老鼠,也是从日本国
运来的,约有七八十只。

  每隔1个星期左右,部队长木神原秀夫领着日本兵来到我们的车间给这些老鼠和兔子打1次
针。有时在地下室——药房子里杀死当地老鼠,取出血液,用做配制细菌用;也用狗血作过实
验。

  凡是有鼠繁殖,就要及时分笼。每笼只装二十几只。这活计由日本兵来做。而中国人只许
干些烧锅炉和给老鼠和兔子喂食等粗杂役活计。这里有极严格的规矩,规定“三不准”:即不
准看、不准问和不准听。

  饲料总仓库设在林口南山,经常用汽车拉来豆饼末、高粱、麦子、苓麦等谷物到该所。规
定我们对饲养的鼠和兔,必须实行一天一换食物的饲养方法。

  每隔7天时间,就用马车拉7—10笼(箱)老鼠送到林口火车站,运往哈尔滨平房街的七三一
总部去。当时有位日本士兵同中国工人关系挺好,我俩相处得不错。一天,他悄悄地对我说:
“药的干活,力量大大的有,哈尔滨的去。”并且手指着成批的鼠笼。我现在忘了他的名字了。

  1945年7月份,日本军官命令士兵往锅炉里装填文件和贵重仪器,用火烧掉。

  8月 11日(农历七月初四——这一日期是杨子厚师傅说的,他也是该部队的锅炉工人),侵
华日军临撤离林口地区前,把一六二部队的全部房舍都点着火,烧毁了。

  从1941年至1945年 8月12日林口县解放前,古城镇一带的耕牛凡在一六二细菌部队附近耕
种过地的,往往感染瘟疫死掉。可见这里污染程度相当严重。这就是日本“大东亚共荣共乐”
给我们中国带来的“文明”。

  (二)林口一六二支队的建筑设施和经营项目情况

  杨子厚师傅说:

  1942年冬天11月份至1945年解放前,我在林口的日本关东军一六二细菌部队里整整干了两
年活,是当锅炉工。我们锅炉工共有 8名,全是被雇用的中国人,分两班倒换,昼夜不停,每
班4个人,还有两名锅炉维修工。锅炉房有3名日本人负责带班,说的是值班,其实是在看管监
视中国工人干活。他们不干活,其中一名日本人是锅炉长叫山本,另外还有一名叫喜本的专管
工人的总务。他们都是退伍兵,只佩戴胸章。

  锅炉房约有一百五六十平方米面积。车间里边安装两台兰克夏大号锅炉,每台长 9米、粗
(直径) 3米多,每台锅炉有两个炉口,一般10月、11月开火,昼夜不停火,我们锅炉工在一般
情况下,只准许烧 1台,但是两台锅炉必须都得压着火,有时需要时两台一起烧。夏天就维修。
锅炉房里还设有值班室和宿舍。大烟筒40多米高,是钢筋水泥基座。

  日本人对中国人管制很严格,我记得的纪律有“四不准”,不得违犯:

  ①不准旷工、迟到和早退。早晨7点半钟就得上班, 每人先到门卫室去卡戳登记,晚上不
让进院,不盖印章算一天工没有了,算白干。进去就是一整天,到天黑了才下班。

  ②不准乱走动乱观看。只许在锅炉房里活动。如果要出去维修暖气管道等装置,必须由日
本值班员领着去。

  ③不准乱打听和乱说话。只许老老实实地干活。

  ④不准离开锅炉房,不准在班上找人。如果有紧要的事情,也得由日本人跟着去,或者由
他开个条子(写字据)拿着去方可。

  因此,我们在这里干活的人,各个工种互相问都不了解,哪个屋有多少人干什么活,谁也
不让看不让打听,也就不知道,小日本鬼子管得特别严。

  我只知道在古城镇住的张清林在那里喂耗子、兔子,还有两匹马。是两个人喂的,另一个
人是一位中国的小伙子。由一名日本人领着干。他们 3个用胡萝卜、大白菜、高粱、小麦和猪
肉等做饲料,就像现在喂貂一样。这些耗子(鼠)有在当地野外抓来的,每年春草一二寸高的时
候,日本鬼子就组织人到地里去挖去抓,我还被叫去干过,规定任务数必须完成;有的是从外
地运来的:小红眼睛、脑袋和嘴巴都是圆形的,样子很像猫崽子大小。还有白色兔子。是用铁
丝网做的笼子装的。除了那两个饲养耗子和兔子的人外,其余任何中国人不准许到跟前去看。

  这些耗子和兔子用汽车运来,也有往外地运的。据后来知道是往哈尔滨总所平房街运的。
在这里一般是定期由日本人杀死耗子和兔子,抽出它们的血做实验,其实是培养细菌,尸体就
被烧掉了。

  饲养耗子和兔子的房屋也有 100多米长,虽比我们锅炉房小些,但也挺宽敞的。西头有马
棚,两匹马。一匹是小红马,专用拉煤车,由一名中国工人赶着从大煤堆往锅炉房里拉。另一
匹是大洋马,专供这个研究所当官骑的,这个日本官是个佐级军衔,相当于中国的团级,大个
子,都称呼他为“部队长”。

  制造细菌的地方被称为“药房子”,是在锅炉房后边邻近的地下室里。约有20多平方米的
面积。他们屋里有电话,有时就说“药房子要气”,我们就得马上往那里送暖气,那里需要温
度高些,所以经常要送气的。

  这地方院挺大,是南开门的正向。东北面是古城镇飞机场,一六二细菌研究所就位于机场
的西南方。四周架设着铁蒺藜网子。从北往南排列着的建筑物有:

  仓库七八十米长,没装暖气。西头澡堂子、东头是车库的房子约有 100多米长。装有二三
十辆汽车和两辆摩托车。

  西头马棚;东北鼠兔等饲养室。“药房子”——地下室细菌研究室。锅炉房——西头是炉
灶车间,东头是宿舍。

  日本人办公室,南开门,东西向的大走廊,南北对设的办公室,长约50多米。全是日本办
公人员,约有五六十人。

  保卫这里的日本士兵,平常也有四五十人。

  上述房舍建筑跨度都在十三四米或十四五米。

  另外,所用的自来水是从西大河(乌斯浑河)里用两级泵提升上来的,一台设在河边,另一
台设在部队庭院西北角上;并且在院落的东南角里设有一座圆球状的地下藏水库。

  关于这个研究所即细菌部队建筑物,被破坏情况是这样的:日本小鬼子在撤退前只烧了全
部房子,烧了一部分汽车,开跑了一部分汽车。大锅炉是解放后中国人拆的,拉到古城镇装火
车,往南运走的,不知道是那个大工厂拿去用了。大烟筒是古城镇区政府派人炸毁,拆钢筋铁
条卖钱用。

  后来,古城镇的张清林师傅被邀请,专门去沈阳为一六二细菌部队的事出席军事法庭作证,
他指认了林口细菌部队长,迫使日本战犯在正义面前低头认罪了。

  附:

   原侵华日本关东军哈尔滨平房七三一细菌部队
   设在林口地区的支队一六二细菌部队住址图


注:原址测察由杨子厚、张清林作向导。

主体工程:锅炉房,长24米;药房子(细菌制造车间),宽15米。

制 图:徐文图书馆 崔联友等
   (摘自《林口革命历史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