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969年
1960年-1969年
1960年
1月 创建聋哑学校,第一期学员45人。
2月 10日 为克服副食品供应短缺的困难,各机关、企业、部队、学校响应县委号召,开
展以养猪种菜为中心的副食品自给生产。
是月 全县动员300名民工,支援宁安县兰岗水电站建设。
4月 17日 全县机关企业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损失浪费的新“三反”
运动,69个单位1 107人参加运动,1961年1月6日结束。运动中查出犯有各种错误的共122人,
其中犯贪污错误的96人,贪污总额20 249.79元。
8月 22、23两日连降大暴雨,31日穆棱河水泛滥成灾,死 4人、房屋倒塌788间,冲毁农
田5 154垧,城鸡线铁路冲毁20余公里。
10月11日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县粮食短缺,本着低标准,瓜菜代,全县掀起以玉米秸、
麦秸做原料、生产淀粉为中心的大搞代食品的群众运动。全县有35个管理区 8个企业单位办起
淀粉加工厂。
12月25日 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总结检查了三年来的工作,揭发批判了以“一平二调”
为中心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瞎指挥风”。此后,
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为中心内容
的整风、整社运动。
1961年
1月10日 中央林业部下派13名干部到穆棱县支援“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1月 19日 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号召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团结一致,贯彻党的政策,
巩固和维护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纠正“大跃进”中的“平调风”、“共产风”错误,
部署各有关单位算帐退赔。截止是年8月10日,各单位退赔款115.1786万元,退实物价值53.4677
万元,占平调总值的93%。
3月27日 八面通靠河村、穆棱中心村等地农村社员,吃代食品山玉米根 (玉竹根) 有415
人中毒,6人死亡;全县因为吃代食品引起患浮肿病的4 216人,县委组织40多人的医疗队下乡
抢救治疗。
6月 穆棱县干部疗养所在八面通建立,床位50张,是年 8月接收第一批疗养员。1966年8
月停办。
7月23日 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会
后,各公社向广大社员进行宣传贯彻。
11月6日 八面通公社清河大队,发生社员哄抢场院粮食事件。
1961年开始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至1963年末全县共精减职工 3 152人,压缩城镇人
口9 576人;接收安置鸡西、牡丹江两市下放人员1 000人。
是年 全县对“大跃进”一哄而起的厂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地方国营工业只保留
16家。
1962年
1月 中共穆棱县委书记杨恩彬、 毕仁太去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即七千人大会)。
2月7日 地方国营碱场煤矿移交省营。
5月 县人民医院住院处建成,床位110张。
1963年
4月 14日 全县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
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县委在穆棱公社河南大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开展“四清” (清工分、清帐目、
清财物、清仓库,后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党员先“洗手洗澡”,进行
整党登记。是年9月20日结束。
6月10日 由于干旱、冷冻、虫害,全县144 150亩农田受灾,动员 2 500多人参加抗灾、
补种。
7月23日 县委常委根据中央关于开展“五反”和《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决定》(草案)
精神,开始自身和集体“洗澡”。
1964年
1月7日 穆棱县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1月15日 在伊林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县委组成工作团进点工作,是年 10月
末结束。
1月21日 全县各公社90个生产大队,409个生产队开展系统地社会主义教育,即面上“四
清”,3月20日结束。
6月3日 穆棱县首批知识青年143名下乡插队劳动。
7月1日 全县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7月27日碱场矿区划为鸡西市。
8月 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宣传,举办计划生育流动展览,有600多职工干部带头节育。
是月 省委第二书记、省长李范五来穆棱视察工作。
是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由甲申应邀来县讲学。
全县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1965年
1月7日 县委召开全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820名代表对干部的四不清问题进行揭发。
2月 牡丹江地区社教工作团穆棱分团组成,抽调349名干部在县委代理书记黄金声率领下,
去宁安县渤海公社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3月结束。
8月9日 月初连雨,7日降大暴雨124.1毫米,穆棱河发生特大洪水。受灾农田8.96万多亩,
冲毁房屋5 200余间,铁路、公路、桥梁、水利设施、通讯线路多处冲毁,火车停运 32天,穆
棱林业局水运大坝冲毁20多座,冲走原木2万立方米。
是月 洪水过后,县内暴发钩端蝉旋体病,据不完全统计发病156例(原病体为396型)。
10月27日 县委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向在8月7日与洪水搏斗中牺牲的民主大队第
二生产队长艾洪全学习。
1966年
1月15日 中共牡丹江地委派社教工作团来穆棱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月下旬 “小五界” (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开展对吴晗、邓拓、
廖沫沙“三家村”的批判。
8月初 全县中小学教师集训。“小五界”开展整风。 揭发、批判的大字报在东方红电影
院展览。
8月27日 社教工作团文教分团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138名教师和文教干
部被揪,戴高帽、抹黑脸、执黑线(绳)游斗。
“红卫兵”开始在城乡“造反”,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揪斗
“黑帮黑线人物”和“牛鬼蛇神”。
8月 28日 “造反派”打着“造反有理”的旗号,召开“炮打县委司令部,火烧社教工作
团”大会。县委代理书记黄金声,社教工作团党委副书记汤文等地、县领导干部多人被揪斗,
抹黑脸游街。
8月 29日 各公社“造反派”分别召开“炮打公社党委”大会,批判、游斗公社领导干部。
9月5日 “造反派”召开第二次“炮打县委斗争大会”,县委代理书记黄金声、原穆棱县
委副书记毕仁太等领导干部被批斗。
10月17日 县第一中学“红卫兵”成立“红色造反团”。此后,全县城乡、机关、学校、
厂矿、企业、生产队、街道纷纷成立“造反团”,揪斗“走资派”、“反动技术权威”、“牛
鬼蛇神”。学校停课,机关停止办公,农村、厂矿停产。
12月30日 据统计全县“造反团”533个;被揪斗的各级干部500多人,致死 26人,致残3
人。
1967年
1月31日 县委机关“造反团”夺县委大权,未成。
2月 八面通“红小教”等“造反团”否定 “社教”成果,刮起烧“社教”期间入党同志
的党票,个别不坚定的党员,声明退党。
3月28日 县直13个“造反团”联合,各系统、各公社相继组成“联合总部”。是年6月21
日实行大联合,成立“穆棱县造反总指挥部”。
4月19日 县直7个“造反总部”联合召开批判县内最大“走资派”大会。
4月 21日 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穆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是月26日在县体育场召开庆祝大
会,发布了《第一号通告》和《给毛主席致敬电》。
春 县内暴发流行性脑炎,发病500余人。
6月5日 在河西公社进行“大批判、大联合、建立三结合革命委员会”试点;县直、各公
社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是年10月15日,全县实现“革命三结合”。
7月28日 穆棱县首次“红代会”在八面通召开。
8月15日 穆棱县首次“贫代会”在八面通召开。
11月17日 全县各级中共党组织恢复组织生活;学校“复课闹革命”。
11月25日 原县委代理书记黄金声被宣布解放,相继被解放的副科级以上干部 129人,其
中87人结合到各级革命委员会。
12月 全县开始实行殡葬改革,在八面通建立火葬场。
1968年
1月20日 穆棱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成立,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实行军事管制。
6月3日 省宣传报告团来县传播“忠字化”经验,全县大搞“红海洋”和“忠字化”活动。
街道墙壁涂刷红漆、大字书写毛主席语录;人人在颈下佩戴红心型“忠”字标徽;早、午、晚
三敬三祝毛主席,跳“忠”字舞。
6月8日 65名医务人员上山下乡,到农村生产第一线落户。
7月5日 老黑山林场17岁的学生吕兆刚堵截外逃分子英勇牺牲。
7月 20日 县成立“对敌领导小组”进行“清理阶级队伍”,在全县开展了深挖阶级敌人
的群众运动。在运动中出现了扩大化错误。
8月 组织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进上层建筑领域各单位,“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
宣传队”进驻中小学,领导斗、批、改。
是月 开展“反右倾、反复旧、反复辟”斗争,在已结合的革命领导干部中揪“漏网走资
派”。
9月13日 县公安机关军管领导小组在大哈塘举办“公检法干部学习班”,历时9个月,搞
了8次“反改造”批斗会。
9月23日 县革委在二站农场成立“五、七”干校,首批“五、七”战士 11人,于是年10
月2日去干校劳动。
是年 在八面通南郊建穆棱县渔场。
1969年
3月 全县城乡进入战备,建小三线,深挖洞。
是月 团结水库破土动工,1972年列入国家大型水库基本建设,1980年竣工。
4月2日 中共穆棱县委核心组在县体育场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
会,会上有12人突击入党。
是月 县第一中学师生,在战备工作中, 研制七个人可以背走的生产雷弹配套工具, 称
“七人背雷弹厂”。仅一年全县普及。
5月16日 穆棱油厂制油车间发生火灾,损失 14万元,制油班长王玉坤在救火中英勇牺牲。
是月 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奋战58天,穆棱县水泥厂建成。
6月 贯彻“九大”精神,落实干部政策, 县核心组、县革委会对被批斗的 2 005人中的
213名干部予以解放并安排工作;1 260人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是月 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县推广。到1975年,在全县136个生产大队中有111个大队实现合
作医疗。
7月 福禄公社巨丰大队发生一起食病死牛肉中毒事件,发病289人,死亡1人。
9月23日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九一七台在北大岗兴建,是年12月 26日开始转播省台第一
套节目。
是年 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开发共和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