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地方语言区

第五章 方言

第一节 地方语言区



  

  穆棱开发初期,垦民多数是由辽宁、吉林等地迁来,山东省移民也多“东出山海关,或北
渡渤海”,先到辽吉两省站脚,而后抵于本县。他们长期与土著居民相处,且多居住于交通便
利的铁路沿线,语言乡音具有东北语言的特色,接近于普通话,属于北方语系,牡丹江语区。
此种语言是本县通常用语,为全县城乡居民所通用。后期移民多直接来自山东的临沂地区和潍
坊地区,并且又多以亲戚乡里为伍,集居于偏辟山村,形成自然村屯,大都是垦荒种地,日出
而作,日没而息,竟日与山东老乡朝夕相处,乡音俚语无甚改变,与外界交往较少,学习普通
话的机会不多,因此,偶而有外地客人下乡来此,所闻乡音俚语,宛如置身于山东省沂蒙山区,
有步入山东农村之感。

  穆棱县山东语言分布地区有八面通镇新城村的南天门屯;河西乡的龙眼村 (山东沂水口音,
以侯、李、张姓为主)、 建兴村、石门沟;马桥河镇的永安村、北岗村、山东村、杨木村、北
兴村、太安村、战胜村(莒县口音);下城子镇的仁里村、梨树沟子、新建村、红星村、三道河
子村、宣羊村、朝阳村、新民屯、枯榆树;下城子各村多操山东临沂、苍山、费县、沂水、莒
县(莒南口音);兴源镇的光复村(旧称三本组,山东单县口音);穆棱镇的老牛槽村、徐家村、
北林子村、迎门山村、太平村(山东巨野)、兴隆屯、泉兴村、腰岭子(山东沂水)、岭前村 (各
村屯主要操山东临沂、平度、泗水、沛县、即墨、平邑、莒县、费县口音); 磨刀石镇的苇子
沟、富强村、红林村、代马沟村、团山子村(山东日照)、北沟村、红池村、山底村、山洞村。

  穆棱县还有少数民族语言地区。朝鲜族,一般居住于沿河流地带,从事水稻种植,且喜集
居,单独建立村屯,全县19个朝鲜族村屯,除奇景、新明、东新有汉族生产队外,其它几乎全
是朝鲜族村。村内居民均操朝鲜语,因长期与汉族相处,老年人多会讲汉语,青少年一代汉语
会话水平几乎与汉族无异。

  穆棱县讲朝鲜语的村屯,八面通镇有和平村;河西乡的普兴村、朝阳村、奇景村、更新村;
福禄乡的国光村、平盛村、新明村、东新村;下城子镇的中心村;兴源镇的新鲜村、新丰村;
穆棱镇的明新村、泉涌村;磨刀石镇的红星村、大甸子村;共和乡的共和村、新和村、牛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