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原是反映了我国黄河流域一带的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的
情况,由此北方民间曾较广泛的流传一首二十四节气民谣,如其中有:“打春阳气转,雨水沿
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于”、“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以及“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
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等内容。这些都不外概括地总结了我国北方各个节气的变化和主要农
事活动,因此在本县民间亦参考沿用流传下来,仅就其各节气名称的含义汇述如下: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阳气转,指立春后气温回升,太阳照射时间有了增加,从此
万物有了生机,温暖的春天快要来到了,但历年仍有春寒发生。
雨水 雨水到,阳气上升,云散为水,表示降水形式。从此将由雪转雨,但因富锦纬度高,
升温并不明显。
惊蛰 表示生意渐浓,气温升高,春雷可动,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将开始
出土活动,在富锦实际春雷要到4月才动。
春分 表示春季昼夜平分的意思,此后昼长夜短,季节回暖日趋明显。
清明 天气转暖,结束了本县气温半年维持在零下的状态,气温有了明显提高,具有风多、
湿度小、蒸发量大等特点,草木萌动,自然界呈现出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 表示降雨量逐渐增多,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所谓“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在富
锦大田播种即将开始。
立夏 是夏季的开始,植物随温度升高而发芽生长,此时富锦麦苗大部出土,大田播种正
在进行。
小满 表示麦粒灌浆饱满的意思。在富锦终霜已结束,最低温度将在零度以上,雨量逐渐
增多,大田播种基本结束。
芒种 原指华北麦种已有芒,小麦快要成熟。而富锦正是抢种晚田与夏锄开始之际,所以
有人把“芒种”说成“忙种”,从此将进入雨季。
夏至 “至”是极,日照长至终极的意思,在北半球,此时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从此将
是酷热的开始,暖空气明显加强,有利于作物生长。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已进入炎热初期。
大暑 表示夏季炎热已到了极点,从此已进入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由于雨量增多,
本县将处于高温高湿时期,早熟品种的小麦已经成熟,并将开始收割。
立秋 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已开始,从此县内气温逐渐下降,早晚凉爽,
有利于作物成熟。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已过去,天气渐渐转凉,气温下降较快。处暑是农
业丰歉的关键季节,曾有“处暑不出头,到秋喂老牛”的农谚。
白露 表示天气渐凉,夜晚地面温度有时接近零度,水汽凝结成白色的露珠,从此降水明
显减少,已是秋高气爽之时。
秋分 表示秋季昼夜平分,此后昼短夜长,气温明显下降,大田作物已经成熟,并开始收
割。
寒露 是寒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天气更加凉爽。因受强冷空气影响,县内将出现霜冻。
霜降 指普遍见霜冻,此时天气将突变,气温急剧下降,并将开始降雪,有时出现冻雨或
冰凌。
立冬 表示冬季开始,气温出现明显转折,全部由零上转为零下,地面将要结冻,秋翻将
被迫停止。
小雪 表示降雪不多,大地已封冻,白天积雪不再融化,北风加大,天气转寒。
大雪 降雪增多,气温不断下降,冻土深度可达1米左右。
冬至 白昼已短至终极,此后昼长夜短,寒冷降临,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 表示天气寒冷,但还未达到终极。
大寒 表示天气寒冷已达到极点,为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三九”、“四九”处于本
节气之中。
富锦镇地处东经131°59′,北纬47°14′,二十四节中日出、日落时刻见附表。
二十四节中日出、日落时刻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