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动物资源 富锦县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历史上居住在上街基、嘎尔当一带的赫哲人,曾以渔猎为
生,以毛皮在市场上交易。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野生动物也在日趋减少。建国后采用人工饲
养和保护等措施,使部分野生动物得以保存和繁衍。现根据走访调查,将全县野生动物归类整
理如下:
哺乳类 哺乳类动物有虎、狼、野猪(山猪)、黑熊(熊瞎子)、棕熊、马鹿、狍子、水獭、
旱獭、豹猫(山狸子)、獾、狐(狐狸)、貂、貉(挠头)、野兔(山兔)、雪兔、艾鼬(地狗子)、黄
鼬(黄鼠狼、黄皮子)、香鼬(香鼠子)、麝鼠(水耗子)、花鼠(五道眉、花黎棒)、棕背鼠平、黑
线姬鼠、鼢鼠(瞎门触子)、褐家鼠(大家鼠、沟鼠)、小家鼠(鼷鼠、小老鼠)、刺猬、蝙蝠等。
爬行类 爬行类动物有黄脸锦蛇(小青蛇)、棕黑锦蛇(松花蛇)、虎斑游蛇( 野鸡脖子、竹
竿青)蝮蛇(土蚯子、草上飞)等。此外还有麻蜥(马蛇子)。
两栖类 两栖类动物有蟾蜍(癞蛤蟆)、哈士蟆(中国林蛙)、黑斑蛙(田鸡、青蛙)等。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主要有蚯蚓(曲蛇,中药称地龙)。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主要有蜘蛛、蚰蜒、大蚰蜒(钱串子)、昆虫等。
昆虫 种类繁多。危害人畜的害虫有家蝇(苍蝇)、蠓糠蚊(俗称小咬)、蚊子、牛虻(瞎虻)、
壁虱(草爬子)、跳蚤、臭虫、虱子、蟑螂、潮虫、白蚁、蟋蟀(蛐蛐)等。危害植物的害虫有蝼
蛄(拉拉蛄)、金龟子、叩头虫、蚂蚱、蝽象、蚜虫(腻虫)、蓟马、飞虱、叶蝉、粘虫、午毒蛾、
二十八星瓢虫(俗称花大姐)、天幕毛虫。
益虫有蜻蜒(蚂蛉)、螳螂、草蛉、蜜蜂、捕食性瓢虫(俗称花大姐)、寄生蜂、蜣螂( 屎壳
郎)、蚂蚁、水蚤(红虫、金鱼虫)、蜉蝣,还有可做为中药材的土鳖虫等。
鸟类 富锦地处于三江平原,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沼泽面积大,成为鹤类等珍稀水禽的栖
息繁殖地;几年来随着森林植被的扩大,又为山雀提供了繁殖场所。经查证全县共有鸟类 112
种。
夏候鸟(74种) 大天鹅(大鹄)、疣天鹅(哑天鹅)、豆雁(大雁)、丹顶鹤(仙鹤、黑屁股堵)、
苍鹭(长脖老等)、白鹳(水老鹳)、黑鹳、棕腹杜鹃(布谷鸟)、大杜鹃(布谷鸟)、红角鹗( 棒槌
鸟、夜猫子 )、长耳鸮(猫头鹰)、夜鹰(树贴子、贴树皮)、普通翠鸟(打鱼郎)、鸬鹚(鱼鹰)、
小沙百灵(沙溜)、云雀(鹅鸾、朝天柱)、灰沙燕(土燕)、家燕(燕子)、金腰燕(麻燕)、黑枕黄
鹂(黄雀、黄莺)、黑尾蜡嘴雀(蜡嘴)、黑头蜡嘴雀(蜡嘴)、雀鹰(鹞子)、鹌鹑(赤喉鹑)、黑水
鸡(水老鸹、红骨顶)、骨顶鸡(水老鸹、白骨顶)、大杓鹬(油老罐子)、山斑鸠(野鸽子)、岩鸽
(野鸽子)、黄斑苇鸻(小骆驼、小老等)、针尾沙锥、凤头麦鸡(癞鸡毛子)、丘鹬(大水札)、戴
胜(花和尚、臭姑鸪鸡冠鸟)、赤颈
(小石鸭)、绿翅鸭(小水鸭)、针尾鸭(尖针鸭)、琵嘴鸭(琵琶嘴)、青头潜鸭(青头鸭)、凤头潜
鸭(凤头鸭子)、鸳鸯(官鸭)、鹊鸭(白脸鸭)、中华秋沙鸭(秋沙鸭)、红胸秋沙鸭(油鸭)、普通
(白尾巴根子)、游隼(花梨鹰)、燕隼(青条子)、红脚隼(青鹰)、红隼(红鹰)、蚁
皮鸟 )、灰鹡鸽(点水雀)、水鹨(水鸡儿)、灰山椒鸟(宽灰燕儿)、山太平鸟(十二红)、蓝点颏、
白腹鸫(窜鸡)、矛斑黄莺(小蝈蝈喳)、苍眉柳莺(柳叶儿)、黑眉苇莺(柳叶儿)、芦莺( 大嘴莺、
树札子 )、灰脚柳莺(树窜儿)、冕柳莺(树窜儿)、戴菊莺、白眉姬鹟(鸭蛋黄)、白腹姬鹟、白
头鹀(白冠雀)。
冬候鸟( 4种) 白苍鹰、毛腿沙鸡(沙半鸡)、白腰朱顶雀(苏雀、朱顶雀)、松雀(鹰闷儿)。
旅鸟(4种) 金斑鸻(水札子)、丑鸭(晨凫)、棕眉山岩鹨、燕雀(虎皮雀)。
留鸟(30种) 雉鸡(野鸡、环颈雉、山鸡)、斑啄木鸟(花啄木倌)、黑枕绿啄木鸟( 绿啄木
鸟 )、棕腹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小花啄木倌)、黑啄木鸟(黑叨木倌)、白背啄木鸟(小啄木鸟)、
喜鹊(鹊)、灰喜鹊(长尾鹊、山喜鹊)、星鸦(葱花儿)、秃鼻乌鸦(老鸹、山老鸹)、寒鸦( 小山
老鸹)、松鸭(山和尚)、大山雀(白脸山雀)、花尾榛鸡(松鸡、飞龙)、家鸽、树麻雀(家雀家贼)、
普通
(水老鸹)、鹪鹩、棕头鸦雀(驴粪球)、金翅雀(绿雀)、长尾雀(粉红长尾雀)、三道眉鹀草( 山
麻雀、 三道眉)、短耳鹗(猫头鹰)、领角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