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卫生专业队伍

第二章 医疗队伍与装备

第一节 卫生专业队伍




  一、医药卫生人员的发展与分布

  富锦县自民国7年(1918年)西医传入后,至民国19年(1930年)城乡已有西医 8人(乡区的新
城、集贤两地为3人);中医药工人员达60余人,其中分布于乡区(一至五区)者为41人。伪满康
德 2年(1935年)伪县公署登记备案的西医为25人,中医(称汉医)为56人,其中分布于乡区者,
西医3人,中医19人,多数聚集在城镇,直至1945年解放前夕,仅县城内尚有西医24人(日人除
外),城乡中医药工人员为80余人。

  1945年 8月富锦解放至1949年,富锦、同江、绥滨三县合并,调查登记,全县城乡公私各
类医药卫生人员为242人,其中:西医31人,中医105人(包括有一技之长者),中西药工人员76
人,护士10人,助产士12人,牙科技工5人。

  建国后,全县各类卫生专业人员的增长、分布构成见表一~三。

  表一 地方卫生部门全民所有卫生专业人员增长情况



   续表



  二、卫生人员培训

  建国后,适应人民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县卫生专业队伍逐年增长,除接收国家分配来
的医药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外,大量的初、中级卫生技术人员( 包括中医、中药及农村不脱产
卫生人员 )均由地方通过集中培训、实践带培、办各种学习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在职的各
级各类专科技术人员,逐年有计划地选送上级医学院、校或专科医院进修提高。

  全县从1948年开始,迄至1980年末,共办5期助产士训练班(学制 6个月至1年),培养出助
产人员119人;举办护士(包括初护)训练班3期,培养护理人员173人;办中医药学习班3期,加
上分散带徒等方式,共培训中医药工人员 186人;此外还办了普及针灸师资班、中医骨干进修
班、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专业训练班等,培带出大量的各类卫生专业人
材。

  1981年 3月,正式成立县卫生干部进修班(即卫生职工学校),几年来共办两期在职初级基
础理论班,培训114人;赤脚医生提高班56人,护士进修班(学制一年)培训63人。1983年9月,
正式开办定向招生的中专护士班(学制三年),现有在校学员50人。

  通过多种途径,历年选派各类专科人员送出进修,提高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至
1985年底,出省进修及参加国家级办班学习的14人;送省级进修的82人;地区级70人;去外市
县的15人;县内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2~6个月)累计达27次,共培训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达746人次。其中:1985年培训97人(一年以上者51人),办短期班8次。

  技术考核与升职晋级:

  1948年 8月,进行了解放后首次全县限地中西医、助产士考试工作,结果领有县政府颁发
的限地医生合格证者为56人(中医39人、西医12人、助产士5人)。

  1953年全省统一组织医务人员资格甄审工作,全县接受甄审的公私医药卫生人员为 217人,
其中:除对公立部门57人(医师7人、医士6人、助产士12人、药剂 8人、护士24人)确认其资格
外,对127名私人开业医务人员,经资历审查、业务技术考核,结果合格者为96人(有中医68人、
西医2人、中药士16人、助产4人、牙科技士6人)。

  表二 全县各部门各类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分布



   续表



  表三
   地方卫生部门全民所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构成



  1961年经县人民委员会考核批准,先后两批有21名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为高级卫生技术
人员(晋升为西医师者14人、中药师5人、其它2人,另有3名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

  1978年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国家卫生技术人员职务名称和职务晋升
条例》规定,在省、地卫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下,先后进行 3次评定职称与晋级考核工作,
至1983年底,按省、地、县三级审批权限,全县共定职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者为 167人;初级
晋升中级者为80人;中级晋升高级者为 105人;高级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为主治医师级以上者为
45人(其中:晋升副主任医师者有4人)。

  附:全县主治医师级以上人员名单:

  副主任医师:张占文(外科)、黄云沐(内科)、王延鑫(内科)、刘占一(中医)。

  主治(主管)医、药、检验师:其中卫生管理:兰文广、王连杰、薛桂忱、黄显芳、黄义、
莫中堂;卫生防疫:王渊、徐杰;内科:冯有芳、邵宜明、魏凤岐、杨驰、曲声远、顾功然、
于林贵、张金、潘文生、王乐善;外科:佗文瑞、王文祥;儿科:曲景生、王淑英、刘向武、
孙光远,妇产科;张绍忠;眼科:王忠堂;口腔科:潘子贤;中医内科:徐承祥、刘玉田、李
文新、韩克勤;中医外科:商志泉;中药:刘兴诗、王洪书;西药:王学厚;放射线:邹元和、
刘有森、吴云鹏;检验:王书友、孙茂堂、王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