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医疗装备

第二节 医疗装备




  一、医疗器械

  解放前至建国初期,县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简陋,只有简易外科手术器材及部分检验设备,
1950年战勤医院亦只有手提式X光机1台和普通显微镜12台。1952年后始重点装备地方县医院,
直至1956年县医院的大型医疗器械始增加10余种,如200毫安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灯以及
电冰箱、高倍显微镜、超短波治疗机等。随着事业发展,医疗器械日渐充实与精良,1983年底,
县医院已拥有70年代技术水平的医疗器械20余种,是年全部医疗器械( 500元以上者)总价值达
17万余元,其各科室主要的医疗器械及配置情况见附表一。

  1984~1985年,世界银行贷款,内资配套装备具有80年代初期水平的先进医疗监测器械,
贷款总金额为786 500美元,其中装备费656 300美元,培训费 112 200美元。截至年底已有40
个品目67台(件)到货,分配落实到县直几个主要卫生保健医疗机构,其中:县中心医院落实23
个品目30台件(主要的有血液气体分析仪、脑电图、心脏除颤器、8型线性超声仪、精密转动切
片机、荧光显微镜、胃窥镜、纤维结肠镜、膀胱镜等 ),部分已投入临床使用,县卫生防疫站
落实 7个品目10台(件),主要有低温冰箱、水质监测仪及水采样器等;县妇幼保健站落实便携
式B型超声仪、新生儿暖箱及分娩监护仪等10种10台(件);县中医院、结防所以及6处农村中心
卫生院只落实 7个品目13台(件),有300mAx光机、救护车、电冰箱等。此项装备按签定合同尚
有24个品目未到货,其主要的品目有气相色谱仪、500mA遥控X光机、麻醉机、新生儿监护仪、
彩色投影系统及语言实验室系统等。

  全县18处乡(镇)卫生院,于50年代初期,初建区卫生所时,各所装备极其简陋。到60年代
中期,始重点装备10个公社卫生院,其中有 6处中心公社卫生院(亦称地区医院)均先后建立手
术室、 X光室、检验室,有的还建了制剂室,有计划地逐年分批装备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其他
几处县直医疗卫生保健机构,随着各项专业的发展,其装备亦不断得到充实与加强,其具体主
要装备情况,见表二。

  二、床位

  建国初期,只在县医院中设病床20张,直至1953年后,地方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的床位
始增至75张(其中县医院50张,基层两个公立区卫生所25张),全县平均每千人占有床位0.38张。
至1985年底,县地方卫生部门所属城乡医疗机构中,总床位数已达497张,平均每干人占有1.25
张。全民所有床位数为建国初期的24.35倍,其中:县中心医院200张床位,其临床各科配置是:
内、外科各60张,妇、儿、五官及传染科各20张,全县城乡床位增长及配置情况见下表:

   地方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床位增长及配置



  表一
   县中心医院各科室主要医疗器械配置情况
   1983年底



   续表



  表二
   其它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主要器械装备
   1983年底



   续表



   全县卫生事业费及计划财务管理状况
   金额单位:千元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