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排涝工程 第四节 排涝工程
同江县地处三江平原末端,地势平坦、低洼,径流迟缓。土壤持水性强,透水性差,积冰
难以下渗,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夏季高温多雨,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地表积水成涝,加
之水利基本建设基础薄弱,极易成灾。
同江县涝区总面积 257万亩,主要分布莲花河、鸭绿河以北两大涝区和县内其他一些零星
地段。为了解脱已垦的农田和大片荒原免受洪涝灾害。1966年,同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对农
田水利建设,采用了群众办和国家办相结合的方式,兴修水利工程。
1958年—1966年,先后完成了向阳公社和荣排水干渠,长 6公里。同江镇南门外排水干渠,
长 4.7公里。这两条较大的排水干渠,效益可达排出积水面积6000亩,解决荒原7500亩。同时,
各公社、大队自办了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共修了大小千渠34条,全长45公里,完成土方 7.8万
立方米,解脱耕地18250亩,荒原13620亩,国家补助投资2万元。
1970年,修建了乐业公社太平排干12公里,人民河排干11.5公里,同江东门外排干 5公里。
1971年,水利建设出现高潮,全县挖排水干渠27条,总长度48公里,完成土方 22.36万立
方米,建筑物20座。这27条排水干渠,解脱耕地18255亩,荒原4.2万亩,国家补助投资3万元。
1975年—1980年,农田基本建设共完成土方量 257.7万立方米,总排涝面积达29万亩,国
家补助投资16.7万元。
1981年,全县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73.9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4%。
1981年下半年和1982年,全县整修了原有的临江公社东建排干,银川公社鸭绿河排千等大
型工程,这些工程为1982年农业生产开创了良好的条件,国家补助投资26.7万元。
1984年 4月20日,开始施工由八岔到黑鱼泡河口的防洪排涝工程,全长14.5公里,投资36
万元,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到1985年末,共完成4条排水干渠,总长83.1公里,土方量165万
立方米,投资124.5万元,其中:临江排干长16.8公里,土方6.9万立方米,金川排千长32.2公
里,土方99万立方米;金川至临江排干长19.6公里,土方25.3万立方米;银川排干长14.5公里,
土方31.5万立方米。修建了8座桥涵,共投资23万元。
1985年末,共完成鸭绿河北部防洪排涝工程总土方215万立方米,投资183.5万元,仅完成
主干工程、排水工程。
同江县历年水利建设国家投资统计表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