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鱼品加工

第二节 鱼品加工




  30年代以前,鱼品加工没有固定的加工场地和设备,1927年后,哈尔滨等地来的商人在海
青、抓吉设固定加工点,收购、加工大马哈鱼。伪满时期,哈尔滨客商在抚远镇内建冰窖,贮
存加工好的鲟鳇鱼和鱼子。

  解放后,水产供销公司在抚远镇五道沟子、海青、乌苏镇、抓吉、四合等处建立加工厂,
其中五道沟子、海青、乌苏镇 3处加工厂规模较大。五道沟子加工厂设有冰窖、鱼排、腌鱼棚、
仓库、职工宿舍。海青加工厂附设制桶厂,专门制作包装大马哈鱼盐渍品的木桶。

  1958年在抚远镇建成县罐头厂,生产江鱼罐头。年生产能力 300吨,厂内建有空罐车间和
实罐车间,有保温库,职工约60人。1961年,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合并成水产品综合利用加
工厂。下设五道沟子鲜鱼加工(腌制)车间、罐头车间、熏鱼车间、综合利用车间和制桶车间,
并负责组织海青、乌苏镇两处大马哈鱼的收购和加工。1963年,罐头、熏鱼、综合利用车间因
产品无销路被撤销,海青和乌苏镇加工厂则因为大马哈鱼连年丰收而扩建,提高了加工能力。
是时,有13立方米室内混凝土腌鱼池30个,一次可腌鱼12万尾;增添传送机、剌刺鱼机、船式
鱼排和陆地


新建数千平方米砖瓦厂房,改善了生产条件和加工工艺。

  60年代末期,大马哈鱼产量大幅度减低,加工厂随之缩小。70年代中期,加工厂职工仅数
十人,厂址由五道沟子迁到抚远镇,同时重新组建罐头厂,生产鱼类罐头。1978年,县罐头厂
扩建,厂房建设和新设备购置耗资达百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罐头 500吨,仅次于哈市松江罐
头厂。1980年,罐头厂的 300吨冷库建成。 1985年,冷库扩建,容量增至400吨,配有冷藏汽
车2台,小活动冷 库2个,并新建出口鲟鳇鱼子加工车间,总有职工200人。从1974年到1985年,
12年中共生产罐头396.2吨,年产最高为94吨,最低为3吨。

  鱼品加工方式:50年代以盐渍为主,60年代和70年代冰镇和盐渍并重,80年代大部分冷藏,
部分特产品仍采用传统的盐渍方法,但工艺有很大地改进。加工的产品有:

  冰鲜鱼 以天然冰为致冷剂保存鲜鱼,从50年代起,全县各收购、加工点都建有简易地下
冰窖。50年代贮冰主要是为存放开江前后暂时加工不完的鲜鱼,60年代开始用冰保鲜。外运装
车(船)时,采取层鱼层冰,用苫布或草帘加封的办法。

  鱼品盐渍是抚远传统加工方法,此法又分撒盐腌(干法)、盐水腌(湿法)、混合腌 (干、湿
法)和盐干4种。

  盐渍鱼 将鲜鱼放在木排上,刘洗干净,撒盐腌在木桶或特制的水泥池中,一两天后,在
缸内的鱼体上层放木框或木板,压重石,再往桶或池中注饱和盐水,侵过顶层,一星期左右即
成。盐渍鱼在原卤中刷洗干净,控水一天,即成坯子。若将剖背(从背部剖开)的大“水坯子”
挂在棚内晾到七成干,就成盐干鱼。

  盐大马哈鱼坯子 加工方法与盐渍鱼相同。成品外运时有散装、打捆和桶装 3种方式。桶
装是将成品层鱼层盐(加盐量约为5%)封在桶内,然后在桶盖上钻直径约3公分的孑1,用漏斗往
里注满洁净的饱和盐水,再用软木塞堵好注水孔,桶盖上写明毛重,净重和尾数。木桶容重一
般20—300公斤,可装50—80尾鱼。制品可在桶内卤水中长期保存。

  出口盐大马哈鱼(俗称荷包鱼) 其加工可分为两个过程:第一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是:冲
洗鲜鱼——挑选——剖腹、去内脏、去鳃——刷洗——称量——加精盐装桶——注盐水盐渍—
—堵水孔——成品,第二加工过程为出口包装,通常在省、市水产供销公司进行。其工艺流程
是:出桶——挑选——用淡盐水刷洗——滴卤——擦拭、修理鱼体——晾干——装箱——称量
——出口商品。

  粒状盐大马哈鱼子 其工艺流程是:洗鱼——剖鱼取卵——挑选——洗卵——搓子——除
血丝和血水——饱和盐水盐渍——滴卤——称量——包装——成品——冷藏。为保证原料卵的
鲜度,提高成品质量,增加出品率,必须在鲜鱼出水24小时内取卵加工。并用经过煮沸凉透的
盐水腌制。冷藏保存时,防止反复解冻和冻结。

  筋子 是1979年到1981年专门对日本出口的制品,日本人称“斯吉可”,以整条大马哈鱼
卵为原料,以亚硝酸纳作发色剂,其半成品需在室内加压放置 3天方成成品。为日本国内大众
喜爱的食品。

  杀菌盐大马哈鱼子 实际上是一种鱼子罐头。特点是子粒颜色不变,软嫩味香,又不过咸,
常温下可保存半年以上。

  盐鲟鳇鱼子 又叫黑鱼子或鱼子酱。70年代前的加工方法基本上与加工粒状盐大马哈鱼子
相同。区别在于,鲟鳇鱼子是在冰窖内加工,用马口铁桶(容重约10公斤)直接包装。1980年以
来,按西德、瑞典、美国等外商的要求,加工工艺有新的改进。新的工艺流程是:活鱼放血—
—洗刷鱼体和腹部消毒——剖腹取卵——冰水洗卵——搓子——清水洗子——滴水——拌防腐
剂盐——装铁盒——盐渍、加压去卤——擦盒称量——封盒——装箱——成品——冷藏。成品
要求达到:原料卵的鲜度高,包装精制,防腐性强,盐度低,商标清楚新颖。

  盐鲟鳇鱼肉 鲜鱼去头、尾、鳍,剖腹去内脏,分割成大块,洗净后用盐或饱和盐水在冰
窖内盐渍成成品。

  糖渍大马哈鱼子 适于儿童和甜食者用。其工艺流程是:洗鱼——取卵——挑选——搓子
——去血丝和血水——糖渍——去糖卤——称量——装罐——添加糖汁——密封——巴氏杀茵
——常温熟化——装箱——成品——冷藏。其特点:风味独特,软嫩味甜,色泽鲜红,营养丰
富,出品率高。但易于霉变,须低温保存。

  熏制品 60年代初,本县曾以锯末、稻壳为发烟燃料,熏制淡盐渍成的大马哈鱼、鲤鱼、
白鱼、鲟鳇鱼肉、怀头鱼肉。成品别有风味。

  罐头 60年代,开始试制鱼品罐头。分红烧、清蒸、茄汁、酥炸 4类。品种有红烧鲤鱼、
红烧鲫鱼、葱烤鲫鱼、红烧大马哈鱼、红烧鲶鱼、清蒸大马哈鱼、清蒸鲫鱼、清汤甲鱼、茄汁
小白鱼、酥炸鱼等。

  冷藏 80年代以来,收购的大马哈鱼、鲟鳇鱼和其它明水江鱼,大部分实行分类速冻冷藏,
整条散装销售。

  熟制品 有烤鱼、油炸鱼、鱼丸、桶装清蒸鲫鱼、鱼子饼等。盐渍鱼阴干入炉烤熟,趁热
刷上酱色和五香液即成烤鱼。油炸鱼主要用小杂鱼做原料。鱼丸主要以新鲜大马哈鱼、狗鱼、
细鳞鱼、哲罗鱼和胖头鱼为原料,经采肉、漂洗、绞碎、调味、搅匀、挤成丸子下锅、煮熟。
成品软嫩味鲜,有弹性,鱼子饼多以鲜鱼加工时所得的鲤鱼、鲶鱼等鱼子为原料,经斩碎、调
味后入烤炉烤制而成。

  干制 除盐干鱼坯子外,干制品中尚有鳇鱼筋。其制法是将鲟鳇鱼尾部脊骨切开,抽得鲜
鱼筋,挤掉筋内的软组织,用水漂洗后,挂阴凉处晾两三天即成。干筋用水泡发后,呈乳白色,
可以熘炒,可以凉拌,为高级菜肴的原料。

  鱼品综合利用 60年代初期,因大量加工盐渍品,下脚料较多,曾开展过综合利用。主要
制成品有:鱼油、鱼酱油、鱼鳞胶、鱼油肥皂、腌大马哈鱼下水、腌鱼子皮等。此外还试制过
粗鱼精蛋白、鱼皮革。民间则有熬制鳇鱼鳔胶、腌鱼血酱等。

          抚远县部分年份江鱼收购量和盐渍鱼子产量
  表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