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才培养

第三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人才培养



  70年代以后,文化队伍建设走上轨道。1975年、1976年,配合县中学“开门办学”①,县
文化馆开办了两期文艺学习班,设声乐、器乐、表演、创作等课程,文艺班采取课堂学习和文
艺演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共培训适合基层文艺工作的学员60余人。

  1979年3月,抚远县创作委员会成立,到1980年 1O月创作委员会先后组织了戏剧、曲艺、
小说、散文研讨会。同年,开办文学创作学习班。学员系统学习现代汉语、古典文学、现代文
选、文艺理论、文艺创作等基本知识。

  1979年6月,抚远县少年艺术学校成立。主办单位县文化馆,办学经费5千元。设舞蹈、器
乐两个班,学生共40余人。1983年9月少年艺术学校停办。

  1982年3月,成立业余摄影协会,首批吸收会员24人,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

   ① 开门办学是“文化大革命” 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毛泽东关于“学生也是这样,也
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论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工厂、农村,走
向社会的一种办学方式。
            部分年份县文化馆举办各类文艺学习班统计
  表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