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宗教
第四章 宗教 帮会
第一节 宗教
在清理教 1921年(民国10年),抚远县城内建立忠善堂,作为在清理教公所。之后,海青、
勤得利、东安镇亦纷纷设立在理公所。1925年于金生等5人在县城布教。“在清理教”俗称“在
清理”,以佛教观世音菩萨为本尊。自守“香、纸、像、鸡、猫、狗、烟、酒”、八戒,而以
“烟”、“酒”为两大戒行。在清理教祀奉圣宗古佛、邱祖、羊祖和八仙(即狐狸、黄鼠狼等)。
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为一般祈祷日,通称“顺斋日”大祭日为大斋日,俗称公斋日。在大斋日
一般要杀猪一口,任教徒吃净。在清理教的教义是取佛教之法、道教之行、儒教之礼以正修身,
克己复礼为宗旨。入教人数约200余人,大部分为商人,间有少数工人和农民。1928年(民国17
年),在清理教改为全国理善劝戒烟酒会抚远分会,会长于金生。1936年(伪康德3年),由吕祥
继任会长,并继续布教。1942年(伪康德 9年)以后,信教者日渐稀少,香火(收入)衰落。1944
年(伪康德11年),理善劝戒烟酒分会被日伪统治者收买,成为13本侵略者用宗教来进行反动统
治的工具。日本侵略者认为“在国境地带的住民,大半无知,是蒙昧的”。“用此宣传国家观
念及国境观念,收效较大”。1945年 6月,在于金生羽化日做公斋时,演出了一幕为日本侵略
者招魂的丑剧。1945年8月,随着日本侵略者的覆灭,在清理教“寿终正寝”。
基督教 1938年(伪康德 5年)前,太平镇朝鲜族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其后由
于禁种罂粟,朝鲜族人多移往它处,抚远县遂无信教者。 1970年从本省鸡西市二道河子迁入4
名基督教徒并开始秘密传教。1984年发展到64人,1985年7月发展到112人,其中县内97人,前
哨农场15人,受洗礼教徒 6人。信教人员多为家庭妇女和老人,亦有少量工人和干部。每逢星
期三、星期日晚,信教者(约占教徒总数的28%左右)风雨无阻,聚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