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凡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路线、
方针、政策和《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秉笔
直书。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及科学性的谐调统一。

  二、本志遵循“存真求实、详今略古”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和改革精神,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资料。

  三、本志时间断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1990年末,极少内容下限于搁笔。

  四、本志采用古今一贯体编纂,以编、章、节横排项目,按年代推移纵述史实;分编记述
全县自然、社会及人文等各个方面,合而成书。

  五、本志表述,以现代语体文字为主,辅以图、表及照片:目题用黑体字,其次第不列序
码;以公元纪年,用朝代纪年者以括号夹注公元。

  六、本志称谓,行文首次出现之部门、机构、团体和会议,均书历史惯全称。多次出现则
酌用简称;人物,一般情况下皆直呼姓名。

  七、本志立传者,均为籍隶本地或外地对推进或阻碍本地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之已故人物,
众多烈士以《英名表》入志。对卓有业绩的生者 (即党政军界地师级以上干部,科技教育、文
化艺术各界获高级职称者或社会闻人), 则在人物编中以录记之;对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
人以表记之。

  八、本志资料主要源于北京、南京、大连、上海、哈尔滨等地档案馆及图书馆,其次选自
县档案馆和县直各单位编写的有关资料、专业志和知情人的口碑资料。入志的人物资料,源于
组织上掌握、亲友荐举,并经反复核证。但囿于条件,定有疏漏,俟续志时再补。志中引用的
数字,主要依据统计局的资料,少部分由业务部门提供。

  九、本志除卷首、卷尾文字外,以《大事记》为历史纵线提挈全部内容,以《概述》为横
向剖面冠于各编之首,总揽始末发展,以《附录》辑入断限内不便入志而又应存文献。

  十、本志排列21编、106章、459节,包括统计表格入志140万字,附图2幅,插照8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