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园艺生产
第七节 园艺生产
果 木
建县多年,但果树栽种发展缓慢。过去,农户宅旁零星栽重多为山杏、山梨、山核桃、山
葡萄等野生果树。伪满时期县立“劝农模范场”内设有苗圃,栽植面积不多,品种仅有沙果、
海棠果、梨、杏,并曾从辽宁熊岳、盖平引进果木树种,因气候条件不适,未能成功。
1949年恢复汤原县苗圃,仍培植沙果、海棠果、小苹果、梨、杏、葡萄等果树苗木,供村
屯集体或农民个人发展果木生产所需。群众也自外地引入部分樱桃,草莓等加以繁殖。自此本
县果树重始见发展。1976年末在黑金河乡建立果树场迄今,种植果树617亩,1.4万株,总产果
142 500斤,亩产平均260斤,品种有小苹果、梨、杏、李子、黑加伦、葡萄等。
1983年,县林业局属香兰第二苗圃改为果树场,开始培育果树苗木,经营果树 120亩,有
果树 14 100株,品种有黄太平、大楸、小苹果、李子、杏等。到1990年末,黄太平面积达300
亩,年产果10万斤;大楸225亩,年产果7万斤;小苹果30亩,年产果1万斤;绥棱三号李子127
亩,年产果4万斤;新栽培了7亩葡萄。
自1980年以来,农民庭院小果园发展较快,已达2 300多处,面积达990亩。栽植品种有黑
加伦、李子、小苹果、葡萄、樱桃、杏等。香兰红胜村有16家农户利用庭院隙地种植黑加伦计
11亩,年产果2 200斤,户均收206元。正阳乡新胜村一户农民种2.6亩黑加伦,年收果680斤。
近二年,部分农民及城镇职工搞庭院塑料大棚栽培葡萄,颇为兴旺。汤原镇居民余长富建日光
温室两座,以450平方米面积主栽巨丰、玫瑰香两个品种葡萄207株,年产4 500斤,收入1.2万
元。
蔬 菜
据史料记载:建县初期,本县地处北大荒,蔬菜种植亦甚粗,日常以白菜、萝卜、土豆为
大宗。
伪满统计资料记载:伪康德6年(1939)本县园艺作物1 086垧,占耕地面积2.5%。随着社会
的发展,蔬菜品种逐渐增多,栽培技术也不断改进。诸如:甘蓝有早、中、晚品种;蕃茄黄、
红有别;大葱有红皮、白皮,以及火葱、伏葱、白露葱、发芽葱之分;大蒜有紫皮、白皮;萝
卜有灯笼红、心里美、青萝卜以及水萝卜、胡萝卜;黄瓜有水、旱及早晚之分;茄子有白紫及
黑油、紫钱、鹰嘴等色形区别;豆角有早、晚熟以及家雀蛋、翻白眼、北方宽、油豆角、五月
鲜之别;白菜分春、秋白菜,品种有大青帮、牛心菜、唐山菜、山东菜、核桃纹;土豆有克新
一号、克新二号等。
本县地处高纬度地区,夏热、冬寒、四季温差较大。为使春季蔬菜及早上市,近年来采用
早春温室育苗、扣塑料大棚或地膜移栽方法者大增。到1990年已发展有大棚面积 700亩,地膜
覆盖面积600亩。主要栽种黄瓜、韭菜、辣椒、香菜、蒜苗、芹菜、西红柿、茄子等细菜。“顶
花带刺”黄瓜、鲜嫩碧绿的韭菜、蒜苗等鲜菜,常年可见于农贸市场。而冬季窖贮蔬菜,则主
要以白菜、萝卜、土豆为大宗。
随着种植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户与菜农逐步采用新技术种植蔬菜,收入显著增加。1949年
全县蔬菜面积 13 555亩,1983年发展到37 590亩,最多年份1961年蔬菜面积达114 884亩,以
“瓜菜代”渡过荒年。1990年全县蔬菜面积27 204亩,总产23 223吨,除满足本县所需外尚有
部分外销。
瓜 类
本县瓜类种植,只有香瓜与西瓜两样。1980年,瓜类种植面积11 056亩。近年来,播种面
积有所减少,到1990年末,种植面积仅为6 169亩,总产量为3 455吨。
香甜瓜 香兰镇、竹帘乡沿江土地均为砂壤,适宜香瓜生长,栽培品种有八里香、羊角蜜、
香水、黄金道、白糖罐、青沙蜜、龙甜 1号等,所产大多销于伊春、鹤岗等外市。其它乡镇主
要供应本地,也有少量外销。
西瓜 主要品种有龙蜜 100、104、105呈,西红宝等。近年来,竹帘乡以及其它乡镇沿江
村屯的部分农户,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努力探索增产、增收的新途径,目前已取得明显效果。
人 参
人参乃昔日山区自然生长稀有名贵药材。1971年开始人工种参以来,已有14年历史。全县
共种植人参1 900亩(实际用地7 000亩),起参950亩,交售鲜参50多万斤,参农收入531万元。
在发展人参种植上,县药材公司、供销社、农业银行以及林业局等部门在提供资金、籽种、栽
子及服务等方面做出努力。几年来向种参场、户发贷款和预购金160万元,调剂参籽6 420斤,
解决参苗17 200斤;还举办科技学习班15期,勘测划定参地 1.3万亩。种植人参效益提高,近
年来发展较快。
汤旺公社五星大队参地,1971—1981年10间向国家交售商品参 3.6万斤,收入40.2万元;
连同出售参籽、参栽子共收入43.2万元;扣除投资纯盈利18.2万元。大队以种参收入扩大再生
产,购置汽车一台、链轨拖拉机2台、手扶拖拉机1台;建砖、瓦场各 1座,并兴建砖瓦结构小
学校舍650平方米。1983的全县起参32 300平方米,平均百平方米起参1.6斤,均价11元。其中
集体起参29 000平方米,单产1.5斤,均价10元;个体经营起参3 300平方米,单产 3斤,均价
11.5元。至1984年,集体经营参场已全部承包给个人经营。
1983年以来,农户庭院种参有较快发展,农民移山土入庭,开阔参园。全县现有庭院小参
园269个,客土种参面积7万平方米,地下埋藏量21万斤。黑金河乡江兴村110户,有 75户在庭
院种参1.06万平方米。户种500平方米以上者15户、600平方米以上者 3户,700平方米以上者3
户,每平方米产值35元上下。兴旺村57户人家有55户种参,面积达 8 500平方米,1985年农业
人均收入450元中仅人参收入即141元。江兴村与兴旺村系本县有名之“人参屯”,黑金河全乡
1984年园参生产面积7万平方米,收入达36万元,系本县“人参之乡”。
1984年统计:全县人参留存面积950亩,其中集体参场55个,人参总埋藏量约 67万斤,价
值约700万元。1990年,全县7个乡28个村及7个林场和25个专业户,重点办参场,人参留存236
亩,五年生人参43亩,产量6 473公斤。
专业化生产村
依据自然地理特点及产销需求条件,本县各地已逐渐形成一些专业化园艺生产村屯。如竹
帘乡竹东、竹西村大葱;太平川乡永兴村大蒜;正阳乡新胜村毛葱;汤原镇德胜、兴华村大棚
黄瓜、韭菜等。黑金河乡几个人参村、竹帘乡香兰镇几个种瓜村、胜利乡及太平川乡几个黄烟
村等,亦形成专业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