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经营业务

第二节 经营业务


   
  
  一 供应生产资料

  农村供销合作社建设之初,即把配合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积极支援农业生产的发展放在
首位。1949年本县遇旱灾,供销社积极组织农民进山搞副业,广开门路,实行生产自救。

  随着农业大生产运动的发展,供销社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立足于“早”,着
手于“快”积极组织货源,及时供应双铧犁、综合铲机、水田播种机、小麦收割机等各种新式
农具和机械零部件。供应锹、镐、锄、叉、犁、镰、帚、筛、木锨等小型铁木农具,以及化肥、
农药、药械、农膜等生产资料。1980年全县农村发生大面积“草地螟”虫害,各供销社及时供
应农药共 200多吨,很快控制了虫害灾情,保证了农业丰收。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每年销
售化肥都在6千吨左右,农药3百多吨。各供销社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业务中,做到管卖、管用、
管修、专门组织支农服务队,送生产资料到村到户,为农民修理小农具及农用机械。

  二 生活物资供应

  农村供销社建立时,为占领农村市场,保护广大农民经济利益不受私商剥削,根据农民的
生活水平,从国营商业批发部采购进大量的棉布、棉花、火柴、肥皂、胶鞋、狗皮帽子、毛巾
袜子及油、盐、酱、醋、烧洒、卷烟、锅碗、瓢、盆等生活物资,满足了农民的生活需求。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发展,供销社经营商品达千种以上。但由于社会购买低,商品库存量大。
东北区人政府提出“四三”商品赊销指示,要求1952年上半年通过商品赊销完成全年销售计划
43%。 开初规定供销社品种只限于胶鞋、麻袋、玻璃及呢料、皮鞋等,后来凡供销社经营商品,
个人出据、单位证明即可赊销购、还款期限一年,全县共赊销货款70万元。进入六十年代,随
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部分商品供不应求。国营批发部门按城乡分配比
例拨给农村供销社紧俏商品如缝纫机、胶鞋、肥皂、格线等实行凭证凭票供应。1975年后供销
社经营的大宗商品可满足农民需要,但自行车、上海表、缝纫机等高档商品仍供不应求。进八
十年代以来,新经济休制促使工农业生产大发展,工业品增加。农民收入增多,供销社多渠道
进货,各种生活用品包括缝纫机、各种手表、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呢料、绸缎等高档商
品应有尽有,以及建材商品敞开销售。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生活物资供应中,始终坚持面向农村,
为农民服务方针。各供销网点常年实行星期日、节日、点货三不关门,早开业晚停业,夜间农
民急需也售货,处处方便农民。

  三 扶持生产,扩大购销

  本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有利资源条件。1947年至1955年,根据
国合商业业务分工,各农村供销社积极组织农民春季种植烟、麻等经济作物,秋季采集药材、
山产品,冬季搞狩猎,常年捕捞水产品等,及时收购,使农民群众增加了收入。1956年根据中
央农副产品采购会议精神,县供销联社组织农村供销社将业务工作重点放到发展多种经营生产
及副产品收购上来,因地制宜帮助社队及社员落实多种经营生产。并根据“以销定产,以购促
销”的原则,实行产、购、销一条龙,使农民交售农副产品简捷方便。收购的农副产品除大部
分主要品种上调国家外,采取广收信息,广发函电、广泛宣传以及外出推销等办法,千方百计
扩大销售门路。

  四 废旧物资收购

  1955年开始,县联社设土特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站。1989年从土产公司中分设废旧物资回收
公司,各农村供销社设立收购部或代购点专司废旧物资回收业务。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废旧物资收购利用工作的指示》,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精神文
明建设,广泛宣传废旧物资回收,综合利用的政治、经济意义,动员城乡人民踊跃交售废旧物
资,废旧物资回收数额逐年增加。1965年为700吨,价值12万元,1990年达2 000吨,价值81万
元。回收废旧物资除金属按规定上缴国家外,其他物资进行挑选,直接供应地方工业、乡镇企
业及农民群众用于发展工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