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1918
第一篇 大事记
1862-1918
1862年(清同治元年)
20余户原籍山东、奉天(今辽宁)的农民入境就垦,初建新立屯(今上集镇)。
1878年(清光绪四年)
新立屯改称上集厂。
1881年(清光绪七年)
长山堡(今长山乡)高义禄办西高家私塾,有学生12人,是为本境第一所私塾。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呼兰副都统于上集厂设分防府经历,是为本境设官之始。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
6月24日,上集厂北门外(今上集镇种子站址)娘娘庙落成。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上集厂遭受胡匪抢劫。
境内降暴雨,诺敏河、泥尔基斯河两岸农田及宅院受淹。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上集厂开办巡警,设巡乡一区。
1909年(清宣统元年)
始设立商会,属绥化商务分会。
1911年(清宣统三年)
7月1日绥楞县设劝学所,劝学员长1人,劝学员2人。
是年,全境有烧锅2家,年产白酒20万斤,油坊7家,年产豆油40万斤。
是年,首任上集厂警务长徐国顺就职。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上集厂改称上集镇。1915年(中华民国4年)复称上集厂。
1913年(中华民国2年)
3月,上集厂分防府经历改称警察事务所。是年10月,擢为绥楞佐治局。
是年,商务会办理绥楞邮政业务,邮差二人,往返子绥楞至绥化之间。
1914年(中华民国3年)
7月,绥楞佐治局晋为县佐公署。
是年,在上集镇设农业公司一处。
1915年(中华民国4年)
4月15日,绥楞县佐公署易称设治局。1917年(中华民国6年)升为县,称绥楞县公署。
6月,上集厂北门、东门、太平庄、北大沟、正白旗头井、 正白旗六此分设派出所,共有
守备队员172人。
1916年(中年民国5年)
11月8日,全境破除女子缠足陋习。
1917年(中华民国6年)
6月8日,绥楞县知事徐国顺受内务部一等三级警察奖章嘉勉。
1918年(中华民国7年)
是年,绥楞为三等县。中华民国10年(1921年)“楞”改为“棱”;中华民国21年(1932年)
3月9日改丁等县。
是年,徐子衡编成《绥棱五十年之历史》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