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39-1945

1939-1945


   1939年(伪满康德六年)

  1月28日,张寿篯在绥棱县白马石召开军政干部会议, 决定将六军西征部队多数人编入一、
二、三支队,以加强龙门北境、海伦和绥棱等地区的抗日力量。

  1月,王明贵、李景荫带领100多名抗联战士在本境异奇松(今义气松)、四海店、长山堡、
刘王屯、宫成村、庆福屯、拉拉屯、宝江屯、王麻子屯等地进行抗日活动。

  2月,抗日联军第三支队队长王明贵和政治委员于天放率六军三师八团、 六军教导队和十
二军一师部分战士,先后袭击三道河子、一间楼和义气松的日本侵略军。

  9月27日,张寿钱在南北河沿(绥棱与海伦的界河)召开龙北高级干部会议。

  10月 1日,冷绍宾、卞凤祥率六军十团先后同绥棱伪满军自文部、王福部、奥林的警察
“讨伐队”。

  12月,中国共产党北满临时省委在西北河沿召开第八次常委扩大会仪,会期月余。

  出席会议人员有金策、李兆麟、冯仲云、侯启刚、许亨植。于兰阁负责会议警卫。

  会后,北满临时省委由通河县迁到老金沟(今绥棱林业局五四林场东南20里处),设有秘书
处、交通站、兵工厂、被服厂、医院。活动止于1944年末。

  是年,木质结构的善船口大桥建成。

  是年,日本第六次移民团在黑马刘(今阁山乡永青村)设医院一处。

  是年,绥棱县运动员陈国平在伪北安省举行的体育运动大会上,分别获100米、200米赛跑
第一名。

   1940年(伪满康德七年)

  4月1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金策率小分队攻克瑞穗村日本移民团, 毙敌22人,缴获
子弹5万发及伪币1 500元。

  是年冬,北满临时省委书记金策、交通员于兰阁在北满临时省委所在地老金沟歼灭武装特
务11人。

  是年,推行《粮谷出荷法》及粮食配给制。

   1941年(伪满康德八年)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十)23时18分27秒,绥化大新城附近 (东经127°1′,北纬46°7′)发
生六级地震,波及本境。

  5月,日本侵略者建成“忠魂碑”(碑址今县武装部门前)。1944年秋,易称“招魂碑”(1946
年6月,改称“九一八国耻纪念碑”。1963年前后拆除)。

  7月,伪满绥棱县公署由绥棱街迁至兴农街。

   1943年(伪满康德十年)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金策离绥棱老金沟,赴苏联学习。

   1944年(伪满康德十一年)

  3月,张瑞麟率小分队从苏联回国寻找于天放,在大鸡爪河及长山堡一带坚持抗日活动。

  6月末,经于天放介绍,宋万金屯小学教员王明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19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军政特派员于天放、小学教员王明
德在宋万金屯(今上集镇天放村)被捕。于兰阁突围到庆安县小红营(今庆安县金沟林场)也被捕。
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副官孙国栋在绥化九井子、杜希刚在绥稜北大沟、刘祥在依安县境、抗日有
功群众张义在宋万金屯分别被捕。

   1945年(伪满康德十二年)

  8月25日,以王复恩为委员长,王荣亭、孟明轩、 满精文为副委员长绥棱县地方维持会成
立。

  9月29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六支队队长张光迪及马云峰、柴志成、 于兰阁等接收
绥棱县伪政权。

  10月15日,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通知敬挂毛主席像。

  10月,中国国民党绥棱县党部成立,赵中富任书记长。

  10月,以王明德为会长,邵涤凡、赵作民为副会长的民主同盟会成立。

  10月,县森林警察大队编入人民自治军黑龙江省第二旅第一大队,简称县大队。于兰阁任
大队长,陈殿友任副大队长,下设四个连。

  11月,成立绥棱县工作委员会,隶属海伦中心县委。

  11月22日,召开绥棱县国民议会,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首任县长杜效伯。

  12月中旬,党中央从延安派八路军干部袁泽民、刘振尧、栗本堂、宋林棣、张纯一到绥棱
县任职。

  12月26日,民主同盟会易称民主建国联合会。

  12月26日凌晨,发生以县大队二连为主体的武装叛乱。县公安局局长栗本堂、民政科科长
宋林棣等10余人遇难,县长杜效伯、县大队副大队长陈殿友、副政委刘振尧及王明德、张淑环
等人被捕。

  12月27日21时左右,康步云和袁泽民率八路军和苏联红军 300余人,从海伦赶到绥棱围剿
叛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