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档案
第六节 档案
1947年由县委、县政府秘书搜集整理文书档案;1955年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分别设档案室,
1958年11月27日,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档案室合并建立县档案馆;1969年档案馆改称档案组;
1973年档案组改称档案科;1984年1月档案科改称档案局,隶属县政府。
1955年,搜集整理出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档案1 021卷,其中永久 525卷,长期395卷,短
期101卷。1958年接收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档案室档案3 724卷。1966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结束,接收社教档案1 449卷。从1983年开始,由每年接收档案 300卷增至631卷。由单一的文
书档案增加了科技、经济、声像、文艺和人物档案等项业务。至1985年馆藏档案20 031卷,其
中永久7 464卷,长期6 113卷,短期6 434卷。
1983年,开始建立二、三级档案,至1985年已建立二、三级档案的单位 316个,其中二级
81个,三级235个。
局内备有 8种检查工具,即:《案卷目录》、《重要文件索引》、《人名索引》、《文件
目录索引》、《案卷全引目录》、《专题索引》、《会议记录索引》、《档案存放地索引》。
编纂《红色少年》、《跃进中的妇女》、《党组织的壮大》、《下放干部的锻炼成果》、
《人员编制表》、《绥棱县药材资源》、《卫生局沿革》、《绥棱林业》、《抗联活动史》、
《历届党代会简介》、《历届人代会简介》、《档案馆介绍》等资料。
馆内设有资料室,收藏有三级党报、党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各种文件汇编;地方史料。
备有照相、录音、防火、防盗等器材。
科技档案 1959年开始在建筑公司、机械厂、果树试验站等19个单位,搜集整理科技档案
50余种212卷。1962年7月召开了工业企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会议。1963年县委办公室、县人民
委员会办公室抽查了县粮食、农机、水利、公安、工业局及工会等单位的科技档案室建设。1981
年绥化地区科技档案检查团来县检查。检查了12个单位,其中合格7个,不合格1个,基本合格
4个。1983年7月举办200余人参加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训练班。
基层档案 1958年在邮电、水利、工业局,发电厂、制酒厂、东风人民公社 (今上集、泥
尔河、长山乡)试建基层档案室。建立机关档案室 6处;公社档案室4处。1965年12个人民公社
都建立了档案室,立卷2 330卷;110个生产大队中,有70个大队建立了档案室,占生产大队的
71.8%,立卷1 052卷。1985年建立基层档案室 573个,其中文书档案室75个,科技档案室26个,
专业档案室21个,乡镇档案室14个,村档案室121个。二、三级档案室3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