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945年冬,全县各村始建民兵分队,每个行政村设一名武装委员,区设武装助理。

  1952年,县、区、乡、村均建立民兵领导机构设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组织普通民兵,组
建一个民兵基干团。1958年,民兵基干团扩建为一个师。

  1962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民兵工作“三落实”即: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
对民兵组织进行调整、充实。

  1984年 1月,组织了民兵师,增设地炮、高炮、通信、侦察、维修、打坦克等33个专业技
术分队。同年12月,绥棱农场民兵工作属绥棱县人民武装部管理。

  从1946至1985年,全县每年均进行一次民兵出入队的组织整顿,定期进行活动,做到官兵
相识。于1952、1958、1969、1981年分别进行了四次较大的组织调整。

  1980年组建民兵师2个,民兵团15个,民兵营32个,民兵连309个,民兵排1471个;基干民
兵8.78万人;普通民兵2.88万人。

  政治教育。1959年县人民武装部设政工科。各级民兵组织都配备了专职的政治工作干部,
师、团设政治委员,营设教导员,连设指导员。

  民兵的政治教育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50年代,对民兵着重进行阶级斗争、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方面的教育;60年代,对民兵战略地位,备战备荒的教育和学习毛
泽东著作;70年代,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和揭批林彪、“四人帮”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
洪文)。 1980年以来,对基干民兵每月都上一堂政治课,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及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创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并规定政治教育时间占民兵训练
时间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