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群众抗日

第二节 群众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绥棱人民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解放,赶走日本侵略
者做出了积极贡献。抗日联军活动到哪里,就得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
抗日联军送粮、传递情报、运输物资;为了掩护抗日联军,有的被捕入狱,惨遭毒刑。

  1937年日本关东军在绥棱地区推行治标治本政策,禁止群众进山砍伐、烧炭、打猎,企图
分离抗日联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但是,人民群众还是冲破敌人的封锁,积极支援抗日斗
争。张祥屯(今阁山乡张祥屯)的大地主张玉祥在“枪口一致对外”统战政策的感召下,主动向
抗日联军提供四海店驻有伪军一个连,黑马刘驻有伪军两个连和沿山地区武装开拓团的情报,
使抗日联军出击敌人争取了主动。同年 4月26日,东北抗日联军师长王明贵率部来到柴家店村
(今双岔河乡双泉村柴家店屯)受到柴老四(柴占山)和全屯群众的掩护。他们为伤病员购买药品,
护理伤员,供应粮食。将10名伤病员护送到附近的郭炮营养伤,在柴老四及群众无微不至的照
顾下,伤员们很快恢复了健康,返回部队。5 月,抗日联军部队到达杨家店屯张大娘家建立了
秘密联系据点,组织他们参加抗日救国会的活动。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于大青观、八道河子
建立两处后方基地,储存粮食万余斤,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西征的后续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活
动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资基础。

  1938年秋,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第二师师长郭铁坚和王副官带领23名伤病员西征,途经长
山杨家店屯,部队断缺粮食,同时还有部分战士患伤寒病。在这危难之中,张大娘将自己种的
两垧地青苞米给战士们吃了。并到上集镇购买食盐和药品,还为战士们做鞋。

  1940年,抗日积极分子刘文祥在绥棱县绥南村太和堂屯(今泥尔河乡进军村)掩护东北抗日
联军副官孙国栋。阁山附近有位老大娘,听说抗日联军来了,主动把珍藏多年的首饰送给了抗
日联军战士,让他们拿去兑换粮食和生活用品。

  1942年冬,前六屯(今后头乡前六村)抗日群众孙寿礼进山为抗日联军送粮食,不幸被敌人
发现,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给他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妄图使他屈服,破坏抗日组织。面对
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最后牺牲在敌人的刑讯室里。干巴六井屯(今后头乡振东村)抗
日群众蒋维珍、郑洪喜、李景龙、孟宪民等在抗日地下工作者孙国栋、于兰阁、申宝财不断启
发教育下,都先后秘密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的活动。郑洪喜父子为患病的抗日联军战士、北满临
时省委交通员于兰阁煎汤熬药,订阅伪满报纸《朝日新闻》,传递给于兰阁。在郑洪喜一家人
的护理下,不到两个月于兰阁就恢复了健康,回到部队。1944年冬,于兰阁被捕后,郑洪喜想
了很多办法保存了于兰阁收藏的放在他家的《告伪满官兵书》和《告黑龙江民众书》。

  1943年 7月,杜宝山屯(今靠山乡靠山村)抗日分队队员姜殿才、姜德家是抗日工作者的秘
密活动据点。一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突然被敌人包围,姜德的母亲、姑母、姑父、大嫂、弟弟、
妹妹和姜殿才的三个孩子,全部被敌人抓到上集警察署进行审讯和拷打。宋万金屯 (今上集镇
天放村) 抗日地下工作者王明德,抗日骨干分子张禄、张义、张守信、张山、张友以及小学生
张仁,积极支援抗日,掩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兼军政特派员于天放秘密开
展抗日活动。1944年12月19日子天放被捕,张禄一家也惨遭迫害,先后有两位亲人在抗日斗争
中牺牲。

  1945年光复,抗日群众周旭、赵世新、杜景杰接收了上集公安局,1946年在庆安县三门李
牺牲。参加抗日活动的群众还有:

  长山乡有:王金、曹井林、逯兴全、朱红发、杨成业、王金山、宋玉军、张金福。

  双岔河乡有:李凤山、李风阳、李万山、程兴元、卢子阳、柴贞、孟宪春、柴占有。

  克音河乡有:王克明、梁国政、赵宝祥、董万昌。

  泥尔河乡有:李清荣、李玉清、李清林、王顺、周广发、周德发、苑克仁、王树林、杨占
林、杨占元、王福祥、李春仁、刘永贵。

  阁山乡有:鲁志国、周万吉、郝贵林、白清林、马进喜、王占山、李树贤、张长贵、李木。

  上集镇有:修富江、吴秀峰、刘海云、王竹栋、宋廷山、许长友、吴矬子、赵老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