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下序
第十八篇 教育
篇下序
清光绪七年(1881年),长山堡办起第一所私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建上集厂官立初等小学校。
中华民国初年至中华民国19年(1930年)在上集街、兴农镇等地共有初级小学、初高两级小
学、女子初级小学7所,学生509人,教师23人,教育发展缓慢。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法西斯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至1945年,全县有国民义塾、
国民学舍、国民学校、国民优级学校32所,学生2 280人,教师105人。
解放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48年全县有小学80所,在校生4 288人,教师188人。
1950年办中学班,第二年正式成立绥棱县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
1975年县城有 4所高中,农村社社有高中,高中增加22所,较1965年增加了20倍。同年调
整了盲目发展的高中和大队小学戴帽初中,到1977年全县有中学19所,在校生2.22万人,教师
1 524人。
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班)56所,在园幼儿3 025人,教职员工152人。小学281所 (含115个
教学点),在校生4.23万人,教职工2 242人。中学38所(完全中学 7所),在校生2.17万人,教
职工1 390人。中学职业班 3处,学生257人,教师26人。技工学校1处,在校生460人,教职员
工54人。卫生学校1处,学生94人,专职教师4人。聋哑学校 1处,学生75人,教职员工28人。
电视大学1处,有学生252人,专兼职教师14人。农村文化学校和农业技术学校48所。各级各类
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