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教学研究

第二节 教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就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备好课,写好教案等课题进行研究。
其次,在改革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着重研究怎样克服“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推广“启发式”教学方法。

  1953年教研的重点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在中小学试用苏联教育学中的“五项教学原则”,
组织课堂公开课,经验介绍,推广试用先进典型事例。介绍语文课堂教学的“谈话法”和“讲
读法”。在一小学举行了全县的语文课“讲读法”、“谈话法”的观摩教学;在五区庆福小学
总结了观摩复式班教学课。1981年召开全县中小学语文基本训练教学研究会,研究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的技巧。

  1981年,就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专题
进行研究。为推行三类课文的教学法,组织了全县观摩教学。听了一小学李照兰的一个单元三
类课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傅淑英的算术课“尝试法”教学。

  1983年探讨数学课的“发现法”,为推广探讨的成果和经验举行了大型观摩教学。

  1984年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教师300人参加的业务讲座。

  1985年开始将“信息论”纳入教学中进行实验,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
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结构。为推广这个经验,在城镇中小学组织了公开教学。

  1975年开始购置电影机、幻灯机,进行电化教学。1979年在城镇中小学普及幻灯。1983年
添置录像机。1984年用录像机下乡播放名家典型课教学。1985年购置一台微机,派人参加绥化
地区教育学院微机学习班。进修学校内设电教部,有电影机 2台,录音机20台,幻灯机60台,
录像机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