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成果
第二十篇 科技体育
第一章 科技
第一节 成果
1951年1至3月,县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师王朝忠主持设计了绥庆公路的92米长木质桥 (今诺
敏河大桥)。采用快速施工方法,49天竣工。这座木桥使用了21年。
1958年,木工厂工人谭兴武等人研制成功扁担机、洗衣板机、筷子机,并形成生产线。
1959年,农机厂制造出40马力柴油机。
1964至1965年,水利局自行设计与施工,建成500千瓦小型水电站一座
(站址在长山公社境内),夏季可供上集、长山公社部分大队用电。
1966年,发电厂王友庆主持设计安装的2×560干伏安变电设备,运行良好。
1967年,农机厂试制出红光牌制粉机,产品畅销省内外。
1969年,发电厂王友庆设计安装的2×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运行良好。
1972年,食品厂制造酱油采用“优选法”,年节约盐酸2.2万斤,纯碱1.1万斤。
1974年,丰收机械厂试制出丰收——1100型谷物脱粒机;自制出 300吨磨擦压力机、大型
剪板机、铆焊机和冲床等设备。
1976年,无线电元件厂、农机厂与上集公社农具厂联合试制出12马力四轮拖拉机,并小批
量生产;邮电局自制出“准电子 6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将本县使用的磁石式、供电式电话
改为自动式(拨号)电话。
1978年,木工厂自制部分设备组装成刨花板生产线,并引进设备组装成纤维板生产线。无
线电元件厂制出小型中药透入仪。
1979年,林业科完成“红松快速育苗及落叶松早期落叶的防治”科研项目。
1980年,县人民医院姜树仁等人试验成功常温中保存血清的方法。
县委农村工作部秘书陈凯东总结出的“社队生产费预决算”新方法在全县实行,收到显著
效果;1983年3月,陈凯东编著的《社队生产费预决算》一书由国家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2年,种子公司取得推广“龙单 1号”玉米科研成果。卫生防疫站,取得“口服亚硒酸
钠预防克山病的效果观察”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