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帮会
第二节 帮会
道德会万国道德会,简称道德会。民国年间传入绥棱县。道德会融合了儒教、道教、佛教
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尊崇“王善人”,提倡“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
仪廉耻”等传统的旧道德。要求和睦家庭、邻里,友善亲朋,孝敬父母公婆等劝人行善的活动。
举办一些慈善事业。绥棱道教会设在绥棱镇西南街(今生产资料后院),会长李德裕、白占一,
有讲道师数人。在道德会内办一所学校,甲乙两个班,有80多名少女和幼女受教化。道德会以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教化妇女,并有讲道德说仁义除却疾病的精神除病法。因
此有十多名年老有病的妇女和五、六名老头常年住在道德会里。凡参加道德会的人,都要不断
的口诵:“王善人”、“叫我柔和”、“你要骂我,我就说好好好;你要打我,我就随身倒;
你也不生气,我也不烦恼”等词句。并要对自己的家人、亲属、朋友讲道德,说仁义,劝人向
善。会长多是本地的乡绅地主,他们和讲道师常有骗钱骗奸行为。群众反映说:“满口仁义道
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道德会以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和清规戒律麻痹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丧
失反抗斗争精神。受教化愈深,奴化程度愈深。这正适合日本侵略者的统治要求,因此日本侵
略者极力支持,伪满后期已达半官状态。1946年后道教会完全解体。
佛教会原名慈善会,亦称大同佛教会。中华民国年问传入绥棱,会址在绥棱街西南三道街
玉清官的配殿内(今绥棱县房产处址)。会长王天恩和“袁大架子”。佛教会:是以儒、道、佛
三教合一为宗旨的“劝人行善”组织。入会者必须自愿先交一定数量的钱物,记入名册后即为
会员。在佛教会内专职工作者称“善友”或“居士”。佛教会借修建庙宇,修桥补路,救济灾
民等到处筹募钱粮,叫“化布施”、“募化十方”。遇灾年开粥锅放粥,逢年过节对穷苦贫民、
叫花子施放一点柴米,施放几件衣服,对无人无力安葬者施舍点钱物。实际上他们募化来的钱
财,大部分被他们侵吞了。
佛教会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为期三天,进行进香、超度和施舍等活动,
宣传因果报应,故盂兰盆会又称“放阴帐”。七月十五这天,打着龙虎旗,和尚、老道排列两
旁诵经,扎纸船,上书地藏王、南海大士、如来佛等各种神位祭祀之,祭后一火焚之。入夜用
拌油的谷糠或草木灰“撒路灯”。在东北湖还以纸船灯、纸花灯放入水中,谓之“放河灯”。
会期内还要买雀、活鱼、龟等放生,和尚、道士诵往生咒,超度亡灵。有的佛教会员背个大布
兜子,上写“散惜字纸”到处拾有字迹的废纸送佛教会内烧毁。
解放后,人民政府注重救济工作,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佛教会就自行
消亡了。
在理教 在理教的会所称在理公所,俗称戒烟酒会。会址在绥棱镇西南街。大爷(主持人)
王青山。在理教主张清静无欲,不嗜烟酒,重饮茶,焚香打坐,敬奉南海大士观世音菩萨。凡
入教者必须有在教人员介绍称“引荐”,引荐人引他到公所给“大爷”叩头,并交钱以示忠诚,
然后在神像前焚香跪拜,“大爷”神密地口授“观世音菩萨”五字真言,要求这五字真言“妻
子不传,父母不过”,并宣誓从今以后永不吸烟喝酒。在理者于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四月十八、
七月十五、腊月初八,都要集资大吃一顿。届时,“大爷”上坐,众人合掌朝参,以多吃为道
深。有的人在神前宣誓后照常饮酒吸烟,如要再入会,在宣誓仪式上“大爷”必说:“破大碗,
不要脸,三番两次来锯碗”。解放后,在理教逐渐绝迹了。
花子房 养济所俗称花子房。是中华民国年间自然形成的。位于绥棱镇西北二道街 (今评
剧院北),有草正房5间,厢房 3间。厢房是花子们居住的地方。有孤寡老人,病残人、鸦片受
害者、破产的农民等集居在这里。他们终年乞讨度日,以集体力量互相帮助共同生活。首领称
花子头,名叫王青山(在理教的大爷)。花子房里的花子多时有30多人,少时有10几人。花子中
有会说快板、唱莲花落、拉胡琴、耍猴、耍小狗、打哈拉巴的,有会雕板印佛经、神像的,以
这些技艺做为乞讨的手段。每年腊月花子们三五成群到农村去向大户讨要,三十晚上到处去撒
财神(雕印的财神像)。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花子头扮“灯官”,穿戏装县官的服饰,坐着 4人
抬的小轿,前有铜锣开遭,后随大秧歌队,沿街巡行。商号大户要给赏钱,他也可以说谁家的
灯不好,罚些钱。九月里有花子会。这天,花子们不去乞讨,在花子房内象过节一样地吃喝一
天。花子头有条鞭子,用它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花子。谁家办喜事,花子头把鞭子挂在这家大
门上,花子们就不敢胡闹,给什么,给多少不敢计较,只好悄悄离去。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花子给予妥善安置,花子房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