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序三
王 衡
我在安达工作了30多个春秋,与安达这块美丽富庶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结下了深厚
的情谊。
新编《安达县志》以丰富的内容,记述了安达人民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丰功伟绩。它是
一部难得的,成功的地方史书。它的出版是值得全市人民引为自豪和骄傲的一大快事。为此,
我表示衷心地祝贺!
安达是一座工农并举的新兴城市。她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黑龙江省西南部,南望省会哈尔
滨,北通鹤乡齐齐哈尔。这里平原广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交通畅达,人杰地
灵。背依石油名城大庆,属大庆经济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达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开拓进取,艰苦
奋斗,注重发挥综合性小城市的优势,坚持工农并举,城乡一体,不断深化经济建设,促进了
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全市各条战线都焕发了新的生机,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经
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在城市经济中,业已形成了以食品、石油化工、纺织、建
材和机械电子五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体系。市属黑龙江乳品厂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乳品加工
企业;新投产的中外合资企业“龙新化工有限公司”是大庆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
之一,年创产值 1.8亿元;新建的丙烯酸甲脂和引进外资兴建的机织天鹅绒等项目将在“八五”
计划第一年投产、达产,年创产值可达4 736万元,创利税1 774万元;省“八五”期间重点建
设的年产1.5万吨苯酚项目,投资 1亿元左右,正在积极地做前期准备工作。工业主产品130余
种中,红星牌奶粉1983年被评为国家银牌奖,并同华丹牌奶粉一起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
获金牌和银牌;高科技领域的逆变直流弧焊机已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红梅牌全脂甜奶粉等几十种产品为部优和省优产品。经过几年来的治、整、改,安达的工业企
业日趋壮大。“七五”期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比“六五”期间增长59%。商贸经济
在市场疲软的严峻形势下,紧中求活,扩大销售,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 3.5亿元;
外贸出口总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市场进一步繁荣稳定,地方财政收入达 5 100万元,
连续7年做到了收支平衡。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
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升温,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
继续大踏步前进;乡镇企业在困境中保持了稳步发展。整个农村经济初步实现了“粮、糖、畜、
草、苇、渔、工、商、副”的良性循环。1990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4.62万头,居全国县级单
位之首。与此相关的饲料、皮毛、冷冻加工等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生机。
“七五”期间年均社会总产值 8.4亿万元,以每年9.7%的速度递增。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商贸为窗口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展现在人们
面前的是一个交通通讯方便,工业门类齐全,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功能不断增强,科教文卫等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新兴城市。
安达的巨大变化,是党的方针政策化为人民群众具体实践的结果,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的结果。我相信,各方面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作用,将会使安达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当然,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回首往事,我们既有成功的欢乐和快慰,也有逆境中的困
扰和忧虑。只有不断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面
对现实,迎接挑战,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的聪明才智,才能把安达建设的
更加美好。
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波澜起伏,充满雷声闪电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史比世界上任何一部历
史都更加丰富和伟大,它提供给后人的是知识、经验和智慧。我恳切希望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
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以扎实的脚步续写新的历史篇章,去迎接光辉灿
烂的明天。
1991年5月
(王衡同志系安达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