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37-1940

1937-1940


   1937年(伪康德4年)

  3月 按照伪满文教部发布的在学校教育中彻底普及日语的训令, 安达街小学三年以上年
级增设日语课。翌年日本教员派进学校。

  4月8日 第二区(今卧里屯乡)刮“黑风”。风卷黄沙,远看如一堵“黑墙”。风过之处,
碗口粗杨柳树被折断,柴草垛被卷走,农田被埋没,黄沙遮日,白天如同黑夜。历时 3个小时,
农民损失巨大。

  4月 伪县公署下令修筑全县“警备路”,按段摊派到甲、排,每户出1人,限10天完成。
行动迟缓者均遭毒打。

  5月2日 伪满洲国学校实行“新学制”。安达站、县各小学校分别改名,滨江省立安达初
级中学校改为滨江省立安达国民高等学校(简称安达国高)。

  5月 伪安达县公署由城区(今任民镇)迁至安达站(今安达镇)。 从此,安达站成为安达县
的政治中心。

  同月 伪县公署在日本守备队大营北侧修建日本庙,命名为“安达神社”。宣传“惟神之
道”。

  夏季 伪保公所对18岁以上居民发放“身份证明书”,无此证者被视为不法分子。

  12月1日 伪满洲国废止保甲法,实行“暂行街村制度”。伪安达县公署把原来的8个行政
区划分为2街、12村。将安达站改为安达街,原县城改为正亚街。

  12月20日 安达街、正亚街两地设置粮石交易所。

  12月 伪安达县公署内日本“参事官”改为副县长,直接把持行政权。

  同月 哈尔滨日本领事馆安达分署撤销,其机构中特务人员并入伪安达县公署警务科。

   1938年(伪康德5年)

  1月 安达站警务段改为安达站铁道警护队。

  夏季 日本拓植公社在兴仁村萨尔图车站东修建“日本义勇队甲种训练所”,准备接纳由
日本内地迁来的青年义勇队移民。

  本年 伪安达县公署在安达街北二道街路西(今育新小学院内)修建禁烟所,后改为康生院。

   1939年(伪康德6年)

  3月至7月 萨尔图义勇队甲种训练所先后接收由日本迁来的青年移民258人。

4月 安达街广信公司所属广信当改为大兴当(官办)。

  本年 伪安达县公署在西门外修建办公厅(今县总工会址)。

  本年 日伪在安达街私营工商业中建立18个同业组合,每一组合设一组合长。

   1940年(伪康德7年)

  1月 中共龙江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龙江工委)在原肇州县升平 (今升平乡)、四家子
(今昌德乡)组织抗日救国会。

  3月 安达车站日本守备队和伪安达县警务科组成的讨伐队去 “三肇”地区“讨伐”抗日
联军。

  4月1日 伪满洲国颁布《国兵法》,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此后,伪安达县公署组建“国
兵”身体检查站,年年征“国兵”。

  同日 伪安达县公署设立兴农合作社。

  6月 伪安达县公署在安达街、正亚街实行大米、面粉、粗杂粮配给制。

  7月28日 伪满颁布物价停止令,伪安达县公署规定全部商品均按7月25日价格出售,不准
上涨,违者以法论处。从此市场金银不见。

  8月 中共龙江工委宣传部长高吉良在安达街北市场以开复聚成杂货店为掩护, 建立起秘
密联络站,有成员2人。

  10月中旬 一天下午,阴云密布,大雨倾盆,随着气温的下降,由雨转雪,边下边冻。一
夜之间城乡大地变成“玻璃世界”,建筑物、植物均罩上寸厚冰凌,胳膊粗的树权被压劈,电
线被坠断。人畜均有冻死,野兔小鸟冻死无数,没死禽兽进屯寻食,饥不惧人。此为安达县历
史上罕见的冻灾—“雪凇”。

  11月 7日 伪满洲国实行粮食出荷法,伪安达县公署在各街、村公所组成搜荷班。从秋收
开始至翌年3月末,对农民进行监视搜查,当年强迫农民两次交纳出荷粮10 306吨。

  11月 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由肇源县转移路过安达县兴亚村,当地伪警官吏闻讯逃窜。
抗联十二支队在伪村公所驻地地营子屯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号召民众团结起来
赶走日本侵略者。翌日临行前烧毁伪村公所。安达县日伪官吏作好逃跑准备,各村伪官警惶恐
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