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
1960年
1月20日 安达县水利局副局长张立业代表安达县出席国家召开的东北三省水利厅 (局)长
碰头会。会上,介绍了姜荣快速打井法,荣获国家水电部颁发的打井抗旱奖《黑龙江日报》于
3月4日头版头条介绍了姜荣打井的先进事迹。
2月24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在升平公社太平屯打成一口探井—太2号探井,试抽出油。
3月11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在安达县红色草原公社境内萨尔图西南草原上打成一口探井,
喷出石油,被命名为萨1井。
3月16日 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决定,会战队伍挥师北上, 把集中在肇州县大庆区的会
战中心移向安达县萨尔图地区。
3月22日 王进喜带领的1262钻井队, 从玉门油田调到安达县萨尔图地区,钻探第一口油
井完钻。
3月 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生产管理区全部安装电话。
4月1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机关由长春市迁至安达县城办公。机关代号为“农垦2号院”。
4月8日 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由哈尔滨市迁至安达县城办公。 机关代号为“农垦1号
院”。
同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在安达县太阳升公社境内杏树岗钻探的第一口探井—杏1井喷油。
4月18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安达县支行成立。
4月19日 任民公社奶牛场牛舍更夫在给煤油灯添油时引起火灾, 烧死奶牛78头。饲养员
林正才冒险救出奶牛4头受奖;更夫贪生怕死离开现场,受到制裁。
4月25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在安达县红色草原公社喇嘛甸附近钻探的喇1井喷油。
4月29日 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在萨尔图道东广场 (今大庆市一中)举行万人石油会战誓师
大会。安达县各机关单位也派代表参加大会。此后,12万石油大军汇集安达县,开发萨尔图油
田。
同日 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中共安达县委,成立中共安达市委(以下简称市委)。
4月 安达县第一粮库化验股长石秀珍 (女)、文化公社文化大队周顺和祝三公社平桥大队
民兵连长李录3人被国防部授予“全国民兵标兵”称号,并奖励3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5月19日 省人委将大庆区(辖中心、大庆、群众、新主、大官5个公社)和肇州县昌德、升
平2个公社及卫星牧场一部分划归安达县管辖。同时将和平牧场、红旗林场移交安达县代管。
5月25日至 6月3日 黑龙江省首届赛畜会在萨尔图北郊召开。各地、市、县主管畜牧工作
书记、县长、局长及院校、科研等单位的代表2 180人参加大会。大会展出大小畜禽4 000余头
(只),评选出各种优秀畜禽项目1 151项。
5月26日 国务院举行101次全体会议通过,设立安达市(地级),撤销安达县的决定,以原
安达县行政区域为安达市行政区域,安达市由松花江地区管辖。
同日 安达县人民委员会改称安达市人民委员会,隶属松花江地区专员公署领导。
5月 市人委增设手工业管理局、林业局。
同月 昌德、新主公社马匹发生传染性贫血症。至翌年,共死马1 000多匹。
6月1日 在萨尔图火车站举行油田第一列原油运出剪彩仪式,松辽油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
康世恩剪彩。5 742号机车牵引600吨油罐列车从萨尔图站发往锦西石油五厂。
6月22日 市委决定创办机关报《安达日报》,定为四开四版,发行1万份。从9月1日创刊
发行。
7月1日 安达气象站停用地方时制,改用北京时进行观测。
7月27日 安达市兴建的第一座炼油厂(后改称葡萄花炼油厂)竣工投产。
7月 安达市利用油田落地原油大搞土法炼油,办起小型炼油炉75个。
同月 安达市歌舞团成立,全团50多人。
8月上旬 市人委筹款100万元,在市区安装自来水。翌年11月1日,开始供水。
8月29日 全市一次性降雨74.4毫米。大庆区降雨偏多,平地积水2尺多深。全市农田受涝
灾,绝产34.6万亩。
8月30日 市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关于 “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农业,大
办粮食”的指示。
8月 市人委决定建立先锋牧场和国兴牧场。
9月下旬 为解决油区工人的生活问题,市人委开始压缩粮食销量。 人均由原来的34.1斤
减到29.3斤。至12月10日,共压减粮食销量123.8万多斤,全部供给油区工人。
9月 交通部长王首道来安达市视察运输社和运输公司。
同月 市委农工部长窦荣富代表安达市在全省灌溉管理会议上,以《全党全民打机井,大
力挖掘地下水,加强实现水利化,夺取农业大丰收》为题,介绍安达市的水利建设经验。
同月 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局调整辖区。以安达站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安达站划归齐
齐哈尔铁路局。
10月20日 油田会战指挥部由市区安达镇迁到萨尔图镇二号院(今大庆市委驻地) 办公。
10月28日 安达市组建5个民兵师,1.23万人。
10月 市委、市人委动员市区机关干部、职工、青年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用34万多个工作
日建起面积为2万平方米大菜窖,解决油田职工冬春蔬菜供应问题。
同月 市委、市人委组织万名妇女,为石油职工拆洗缝做棉衣、被褥等防寒衣物。有56个、
单位,1 600多名妇女受到油田指挥部的表彰奖励。
11月7—12日 市委、市人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市、区、公社、管理区、生产队1 683名
干部参加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重点解决“一平二调”、“共
产风”问题。
11月9日 安达市境内滨洲线上让湖路站扩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11月24日 安达市所属20个人民公社改用地名命名。
11月 山东省临邑县京剧团45名演奏员调入安达市,成立安达市京剧团。
12月7日 经省人委批准,安达市设立天泉、萨尔图、杏树岗3个区(县级),同时成立区人
民委员会;撤销天泉、萨尔图、杏树岗3个人民公社建制;将老虎岗、任民2个公社合并为老虎
岗公社(机关驻任民镇)。
12月12日 市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央“低标准,瓜菜代,管好粮食,办好食堂,劳逸结合”
的方针。会后,全市近万人大搞代食品生产。人均口粮标准由过去每人每天1—1.5斤降到6—7
两;有的地方降到4—5两,个别地方降到2两。
12月16—24日 中日共产党安达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天泉区召开,出席会议代表 398人,
列席代表53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安达市第一届委员会。
12月2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联合批准,黑龙江炼油厂 (今大庆石油化工
总厂)在安达市龙凤地区筹建。当时为了保密,代号为“黑龙江省萨尔图农垦八场”。
12月25—28日 召开安达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 224人。会议
选举产生了安达市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12月 市人委为满足萨尔图油区物资运输的需要,成立安达市一条龙运输办公室。把全市
各种运输车辆和驻安单位的车辆集中起来,统一调度使用。
同月 市人委贯彻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全市工业企业进
行调整。全市160个工厂关闭合并了49个,精简职工10 266人。
本年 降水量达680.5毫米。全市有15个公社(场)、53个大队的60多万亩农田被淹,6 378
户、3万多人受灾。因物资供应紧张,市场出现抢购食品现象。
本年 在石油会战期间,安达市人民支援油田建设,共出动4.3万个劳动力计48万个工日。
本年 市委组织部分批接收中央、国家机关及黑龙江省各部门支援安达市的干部 3 200名,
有关部门接收全国各地支援安达市建设工人1 3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