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1966年
2月10日 县委相继发出 《关于向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学习的通知》,号
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
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3月 安达县公安局侦破一起以“道德学社”为掩护的现行反革命集团案, 首犯孙尊五被
依法逮捕。
5月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委 “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关于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文化
革命几个问题的意见》,要求地、市、县党委的第一书记和书记,要亲自领导这一斗争。县委
开始学习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文件。
5月 县人委设立安达县闭流区治理指挥部。
同月 安达县轻工机械厂(今黑龙江省乳品机械总厂)、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在安达县
建立。
6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6月2日又发表《欢呼北大的一
张大字报》评论员文章。对安达县机关、学校影响很大。安达县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学生首先
响应,在校内贴出大字报,揭开安达县“文化大革命”序幕。
6月9日 县委在影剧院召开 1 700多人参加的声讨批判所谓“三家村反党黑帮”大会。提
出在“小五界”内的38个单位进行“文化革命”。
6月10日 县委决定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3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并
抽调人员开始办公。
6月下旬 县城周围5个公社农作物起粘虫。至7月上旬,蔓延到30个公社,虫灾面积达110
多万亩。
6月30日 县委在安达县高级中学礼堂召开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誓师动员大会。
7月9日 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县城 9所中学和小学,开展批判“三家村”活动。一中师生走
上街头,杀向社会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首先对“健民国药店”名
称产生反感,认为“健民国药店”是想着“民国”,是“复旧”。贴出造反大字报,勒令改成
“红卫药店”。随后对 2家公私合营的“先进商店”和“繁荣磁铁商店”贴出大字报,勒令改
为“兴无商店”和“灭资商店”。将佳宾楼饭店改为工农兵饭店。
7月 “造反”学生勒令梳疙瘩髻的老太太3天内剪成短发。
8月1日 19时,全县风雨交加,风力达9级,12个公社414个生产队遭袭击,22万亩农田受
灾。
8月下旬 毛泽东给清华大学附中 “红卫兵”回信的消息传到安达县后,全县学生纷纷成
立“红卫兵”组织;机关干部也成立“红卫兵”、“赤卫队”等造反组织,刻制印章,制做红
袖标。
9月1日 下午7时,县城造反团500多人前去捣毁清真寺。
9月上旬 全县农村学校的 “红卫兵”到各村屯破“四旧”。进入一些农家翻箱倒柜,把
旧书、旧物全列为“四旧”毁掉。县城内“红卫兵”把进驻各中学的工作组视为“文化大革命”
的消防队,工作组成员被揪斗。
9月14日 县人委机关(大院)成立“红色造反者兵团”,发表 “宣言”,贴出大字报。县
委、县人委部分领导干部被揪斗,有的被罢官停职。
9月下旬 中共中央对县以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出5条规定,要求运动暂停,抓好
秋收。县委除被“停职罢官”的3名领导干部外,其余被放回抓秋收工作。
10月8—12日 县委召开农村“活学活用毛泽东主席著作讲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2 400
多人,收听会议实况的有18.4万人。
10月17日 县委根据省委批示,派副书记邹绍钧带队,组织 1 000多名“革命师生”分批
去北京“串连”。此后,全县各校停课闹革命。
秋季 安达县火葬厂筹建。至1967年完工。
12月 5日 晚,“红卫兵”走上街头破“四旧”,勒令新华书店、图书馆焚烧各种所谓
“毒草”图书。勒令京剧团焚烧各种带有“龙图”的“四旧”物品。
12月 县委直属机关联合成立“风雷造反团”。倡议召开炮打中共安达县委司令部大会。
年末 全县征税450万元,比上年少收84万元。
本年 安达县机关农场与松花江专署农场合并成立安达县畜牧农场(今种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