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地表水

第一节 地表水



  安达县地表水有 3种,即地表径流、人工引水、库泡蓄水。地表水补给源有大气降水和人
工引水两种,多年平均补给量16.1亿立方米。其中:大气降水补给为15.0亿立方米,但扣除蒸
发、入渗等消耗,产流量很小,无地表径流可利用;人工引水补给量 1.1亿立方米。特大洪水
年,地表水通过人工河渠疏导排入肇源县境内,流入松花江。全县水域面积 37.51万亩,年蓄
水量4.0亿立方米。其中引水量为1.1亿立方米。

  一、地表径流

  全境面积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1.3毫米(周围市县 8个观测站1956—1979年同步代表系列
资料),折合水量15.0亿立方米,产生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径流深 3.9毫米,径流量为1 399万
立方米;2 年一遇径流深1.99毫米,径流量为714万立方米,5年一遇径流深6.44毫米,径流量
2 310万立方米。全县径流深区域分布不均,由东向西均减, 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在25.0
毫米以上,西部为零,径流深零线基本上沿安达—青冈和安达—大同公路窜过县境。径流量年
内分配不均,6—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9.7%,10—2月仅占5.8%。

  全境面积上的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3.7倍,一般年份产流量很小,无地表径流可利用。但
在特大洪水年,东部地区产生地表径流,界处有4股客水汇入本县境内。(1)双阳河、乌裕尔河
下游明水、青冈等县约 2 000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坡积水,漫散流入太平庄乡境内,流量约20立
方米/秒;(2)青冈县中和等地约83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坡积水,汇入文化乡境内;(3) 肇东县约
45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坡积水汇入南来、羊草等地;(4) 青冈、兰西两县交界地带的坡积水流入
四平山乡与火石山乡交界处。

  二、人工引水

  黑龙江省北部引嫩工程建成后,安达县于1976年5月,在北引总干渠尾部,续建流量7.5—
12.0立方米/秒的“安达引水干渠”(今任民引渠),年平均过水时间约150天,可引入嫩江水1.07
—1.17亿立方米。安达引水干渠流量受北引总干渠控制,年引入水量不稳定。

  三、库泡蓄水

  境内有10.5—148平方公里的大小泡沼、水库、滞洪区19处,总面积32.87万亩,滞、蓄客
水及嫩江水4.0亿立方米。其中:5 座水库贮水量1.54亿立方米,5处滞洪区蓄水量2.15亿立方
米,9 个泡沼积水量0.27亿立方米。水库、滞洪区的贮水量,随年际丰、枯水年和年内丰、枯
水期的变化均有增减;泡沼属季节性积水,洪水年水面扩大,漫无边际,枯水年干涸无水。

  (一)红旗泡水库

  红旗泡水库原称红旗水库,是黑龙江省属大型平原水库。位于安达县境西北部,地理位置
在东经120°12′—120°25′,北纬46°37′—46°40′之间。库区原是先锋乡红旗村的采草
场,地形属碟形洼地。1974年9月动工,1976年9月完工。红旗泡水库是“北引”主体工程中的
蓄水工程,建有土坝、进水闸、泄水闸、提水站等,总库容量 1.1亿立方米。水库主要为大庆
石油工业生产供水。黑龙江省北部引嫩工程管理处在红旗泡设有红旗泡水库管理站,负责管理
水库。

  (二)东湖水库

  东湖水库原名任民水库,是县属中型水库。水库位于任民、中本、四平山、火石山,先锋
等乡镇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在东经126°30′—125°37′,北纬46°31′—46°36′之间。库
区地形属浅槽形宽谷,北高南低。1978年6月动工,1979年5月竣工。主要枢纽工程由主坝、进
水闸、泄水闸、泄水渠组成。主坝长 9.7公里,水库总面积为65 854.8亩(合43.9平方公里),
设计库容6 000万立方米。水库通过任民引渠贮蓄嫩江水,流量 7.5—12立方米/秒,年过水时
间150天,引入水量1.07—1.17亿立方米。实际蓄水量2 750万立方米。东湖水库既能灌溉农田、
养鱼养苇,又能调节气候,是一座综合利用型平原水库。安达县设东湖水库管理站,负责管理
水库。

  (三)燎原水库

  燎原水库是县属中型水库。位于种牛场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25°20′—125°26′,北
纬46°30′—46°40′之间。库区地形属碟形洼地。1977年10月动工,当年建成。主要枢纽工
程由库坝、进水闸、泄水闸3部分组或。库坝全长18公里,其中主坝长 2公里,坝高平均2米。
设计面积5.85万亩(合39平方公里),设计库容 4 500万立方米。现蓄水面积29平方公里,平均
水深1.5米,蓄水量2 500万立方米。燎原水库既是一座能灌溉农田、养鱼养苇的水库,也是一
座能调节气候的综合利用型平原水库。水库由种牛场管理。

  (四)东风水库

  东风水库属种畜场场办养鱼场,在种畜场境内,距县城53公里。1980年建成,设计面积3 000
亩、设计库容360万立方米。现蓄水36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发展渔业生产。

  (五)红星水库

  红星水库属青肯泡乡办养鱼场,在青肯泡乡自卫村东,距县城15公里。1983年建成。水库
通过东湖泄水渠引东湖水入库,设计面积7 500亩,设计库容 800万立方米。现蓄水面积0.7万
亩,蓄水量50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发展渔业生产。

  (六)中内泡滞洪区

  中内泡原称中耐泡。位于万宝山乡福民村境内,距县城西南21.4公里。因处在安达、大庆
边界线上,属两市、县共管泡。水面为5.88平方公里,呈葫芦形。中内泡原属自然季节性水泡,
雨季水面扩大,积水增多,洪水年水深丈余。

  1969年,在下游筑坝形成滞洪区,库容 5 100万立方米。1970年后,大庆化工污水排入,
水质被污染。现蓄水4 500万立方米。

  (七)老江身泡滞洪区

  老江身泡位于昌德乡立功村西侧,距县城42.5公里。因处在安达、大庆边界线上,属两市、
县共管泡。水面3.76平方公里,呈鸡卵形。老江身泡原属自然水泡,水源靠自然降水补给。

  1967年5月,在泡北侧筑坝,建成滞洪区。滞洪区主要承泄老江身排干所控制的742平方公
里面积上的坡积水,现蓄水2 100万立方米,用于发展渔业生产。

  (八)王花泡蓄洪区

  王花泡位于卧里屯乡北部,距县城24公里。王花泡得名于民国年间。相传,民国初年(1915
年前后),在泡北沿住着一位名叫“王花”的贫民,以挖药捕鱼为生,后死于此地,故称 “王
花泡”。王花泡原属自然季节性水泡,水面为10.2平方公里,水深1.5米。

  1967年 6月,在泡西、南两侧筑坝,建成蓄洪区。主要滞蓄明(水)青(冈)截流沟所控制的
1 867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坡积水,现蓄水8 400万立方米,用于发展渔业生产。

  (九)青肯泡滞洪区

  青肯泡属安达、肇东两县共辖,北部在青肯泡、羊草两乡境内,距县城12.5公里。青肯泡
得名悠久,据《黑龙江志稿》记载:青肯泡原为“杜旗之吴牙尔汉地也。泡多鱼,有巨鳞二,
竟体黎黑,其鸡若嗥,声闻数里。”直到民国 7年(1918年)泡内尚产一种身形似鲤的鲫鱼,年
产3万余斤。1948年春,水面生出1—3厘米的碱芽,每10平方米可采集1.5至2.5公斤碱。

  1967年,在泡南侧筑坝,建成滞洪区。1981年11月,从东湖泄水渠引嫩江水注入泡内。现
已蓄水 5 000万立方米,水质变好,放养鱼苗。1983年在库区南部割砌10余平方公里,给大庆
石化总厂滞污。分成滞洪、滞污两个库区。

  (十)兴隆泡滞洪区

  兴隆泡,亦称太平泡、八里泡,位于万宝山乡和天泉乡边界上,在城西北 4公里处。民国
初年,沿岸水草茂密,泡内盛产杂鱼,以鲫鱼最多,岸边鸭雁栖息。因地势低洼,常形成龙卷
风。兴隆泡属自然季节性水泡,水源靠自然降水补给,水面为8.86平方公里。水深1.5米,1949
年春,冰面生出大量碱,夏季泡内碱重,鱼类全死。

  1970年,在泡西侧填筑土坝,建成滞洪区。主要承泄南(来)羊(草)、富来、胜利 3条排于
所控制的267.5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坡积水,承接县城工业排放的污水。现蓄水1 700万立方米,
水质严重污染,不能利用,也无生物。

  (十一)泡沼

  安达县尚有未改造的泡沼10处,分布在西部低平原区。受年际丰、枯水年和年内率、枯水
期的变化影响,不同年份的积水面积和蓄水量均有变化,年内呈季节性变化。常见蓄水量较大
的有七才泡、涝洲泡、八里岗泡、富来泡等,其中富来泡于1984年改建为县工业污水氧化塘。
详见下表:

  安达县自然泡沼情况表
   单位:公里、平方公里、万立方米



  四、人工河渠

  解放前,境内自然闭流,仅在陡坡地段,受雨水冲刷,形成一些不规则冲沟。解放后,在
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民动手,修渠引水,开河排洪,整治闭流区。现境内已修建主干河、渠
道7条,长285.2公里;支渠毛渠遍及田间,总占地面积4.47万亩。

  (一)北引总干渠

  北引总干渠全称北部引嫩工程总干渠,在种畜场东部。自青冈县入境,流入太平庄乡东部,
南北走向,在安达县境内长9公里。最大流量为30立方米/秒。

  北引总干渠是输入嫩江水的主渠道,尾部连接本县各座水库的引水工程。

  (二)萨尔图分干渠

  萨尔图分干渠是将北引总干渠水输往大庆水库、红旗泡水库的通道。渠首接北引总干渠末
端,衔接处成直角,向西延伸流经太平庄、燎原两乡,进入大庆市萨尔图区,分别注入大庆、
红旗泡水库。萨尔图分干渠在安达县境内长40公里。

  (三)任民引渠

  任民引渠原称安达引嫩干渠,是续接北引总干渠尾部输水至东湖水库的引水通道。渠首在
北引总干渠 205公里处,经太平庄乡东侧,至文化乡、老虎岗乡、任民镇西部,到中本乡西北
部转向东入东湖水库,全长41.8公里。渠底宽 3.0米,边坡1:1.75,流量为7.5立方米/秒。引
渠为流经各乡镇的旱田和水田灌溉提供水源。

  (四)安肇新河

  安肇新河是安达县境西部闭流区的泄洪通道。河道始于王花泡蓄洪区,经卧里屯、万宝山、
升平、昌德等乡,中间疏通北20里泡、中内泡、缸拉泡、七才泡,最后注入肇源县库里泡,全
长124公里。最大泄洪量30立方米/秒。近年来,大庆石化工业废水排入安肇新河,造成河水污
染。

  (五)明青截流沟

  明青截流沟由青冈县新村乡进入文化乡境内后,变截流沟为截流坝。经老虎岗、任民、中
本等乡镇西部,注入燎原水库。全长22.5公里。占地面积 1 528.1亩。主要承担明水、青冈坡
积水的滞流与泄洪。

  (六)燎原水库引水渠

  燎原水库引水渠从北引总干渠 205公里处进水,向南至明青截流沟,转向西南,沿明青截
流沟入燎原水库,全长31.9公里。流量5立方米/秒。

  (七)东湖水库泄洪渠

  东湖水库泄洪渠渠首始于东湖水库泄洪闸下,向南经草原洼地穿越安兰(兰西)公路,进入
青肯泡滞洪区,全长16.O公里。泄洪量5.0—10.0立方米/秒。

  五、地表水水质

  70年代中期,围绕解决东源问题,在全县开展了对自然泡沼水质普查及化验工作。近年来,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改府水利、卫生部门加强对库泡水质的监测工作。经过多年观测化验,
初步认定,安达县库泡水化学成份复杂,其化学类型多属重碳酸钠、氯化钠型水,有些泡沼因
受工业废水污染,其所含成份多达33种。总矿化度在1—6之间,酸碱度值为8—9。70年代末,
兴建水利工程,引入外水,使死水变活,一些库泡水质变好;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污量增加,
一些泡沼的水质继续污染。

   主要库泡水质
   单位:克/升



   安达县部分库泡水质化验成果表
   单位:毫克/升



  续表



  全县地表水水质:人工引水水质较好,水库、蓄洪区次之,自然泡沼水质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