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被
第二节 植被
未开垦之前,蒿草遍地,覆盖地面的均属自然野生植被。西部大面积盐碱地块板硬光秃;
东部及缓坡地带生长些杂草,树木稀少,植被状况不良。据史料记载:安达设治时,境内“童
原广漠,各地虽有萌蘖之生,则牛羊踏牧,野火延烧,培护无人。”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林、牧业生产,不断扩大人工植被面积。一方面鼓励农民
开荒种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另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植树造林,提倡“四旁” (水旁、宅
旁、村旁、路旁) 绿化。70年代初,开始在严重退化和轻度退化的草原上播种羊草,发展牧业
生产,增加植被的覆盖率。现在境内既有天然野生植被,也有人工栽培植被。
一、人工栽培植被
人工栽培植物有玉米、高梁、小麦、谷子、糜子、大豆、小豆、水稻及杂粮等谷类作物,
马铃薯、白菜、菠菜、油菜、芹菜、香菜、韭菜、葱、蒜、辣椒、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
甘蓝、萝卜、胡萝卜、等蔬菜类作物,香瓜、西瓜、甜菜、亚麻、线麻、向日葵、黄烟、烤烟、
蓖麻和牧草、青贮饲料等经济类作物,丁香、玫瑰、杏、榆、杨、柳、唐械、松树等园林树木。
二、自然野生植被
全县草原辽阔,大部分草原尚未改造,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草原上的野生植物
有50科,136属、243种以上,植被分为2个类、5个组、10个型。
(一)草甸草原类
草甸草原类植被包括草甸土根茎禾草、草甸土根茎杂草、草甸土丛生禾草和草甸土灌丛根
茎禾草4个组,计9个型。主要分布在岗地和岗平地上,泡沿和洼地也有分布,面积为238.59万
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94.8%。此类植被以中旱生、多年生的根茎型禾草为主,与36—51%的杂
类草并存,植被复合体比较明显。主要植物:禾本科有羊草(碱草)、野谷草、贝加尔针茅、佛
子芽等,豆科有斜茎黄芪、扁蓿豆、广布野豌豆等,杂类草有兔毛蒿、莲子菜、地榆、萎陵菜
等。草层高一般在30—50厘米,覆盖率50—60%。
(二)草本沼泽类
草本沼泽类植被包括沼泽土根茎禾草1个组,1个型。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的低洼地、逐渐
干涸的蓄水盆地和一些地表水滞流、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面保持潮湿的地方。面积为9.14万
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3.6%。此类植被以湿生、多年生莎草科和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伴生一
部分杂类草及一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乌拉草、佛子茅和杂类草(蒿草)等。草层较高,
一般草高70厘米,覆盖率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