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涝灾

第二节 涝灾




  安达县涝灾频繁发生,基本上是 3年一涝。发生涝灾的主要原因是受气候、地形、水文地
质和土壤等因素影响,出现时间一般在7—9月夏秋之际。因境内自然闭流,低洼地、碟形洼地
较多,表层土壤粘重,入渗能力差,潜水水位埋深浅,当坡积水汇入后,不能及时地从横向和
垂向两方面排泄,极易造成涝灾。在同一年中,又容易出现春旱加秋涝的灾情。受临近市、县
的地形影响,界外坡积水直接汇入境内,即使当地降雨量小,而明水、青冈等县降雨量大时,
同样会使本县受涝,且造成的灾害更为严重。从民国3年(1914年)到1983年,严重涝灾有8次。

  民国 3年,三区(今太平庄乡)涝灾。农历七月初八至八月十八,十八家户地区淫雨连绵加
暴雨,平地积水2尺多深,庄稼被淹,村屯被泡。仅十八家户一屯就有8家房屋倒塌。

  伪大同元年(1932年),全县涝灾。7月初旬至 8月末,近2个月全县淫雨加暴雨,降雨量达
224.2毫米,仅 8月2日一次降雨85.8毫米。万宝山黄老九屯一带洼地积水一人多深,村屯内沟
满壕平。铁路被冲断,农田被淹,全县70—80% 的农田受灾。老虎岗四家子一带收成不到平年
的1%。

  伪康德11年(1944年)夏季,复兴屯(今太平庄乡)一带连雨40余天,雨水集中。同时,乌裕
尔河水泛滥,明水、青冈两县坡水流入。雨水和“客水”汇入地势低洼地带,平地积水 3尺深,
水势甚大,一片汪洋。庄稼、道路、村屯被淹,房倒屋塌。农民用房木钉成木排在上居住。

  伪康德12年(1945年) 8月,全县淫雨不晴,时有大暴雨。城乡沟满壕平。乌裕尔河和双阳
河水入境,低洼地带积水 2尺多深,一片汪洋。农田被淹,铁路被冲断,安达街至正亚街公路
被冲断多处。许多房屋泡在水中,倒塌无数。太平庄一带灾重,升平启发一带农田有 80%泡在
水中,50%绝产。全县大部分地区粮食颗粒无收。

  1957年,全县涝灾。8月连降暴雨,仅 8月26日至9月1日连续降雨164.9毫米,不足两月降
雨量 334毫米。全县农田积水成灾,受灾面积为53.6万亩。乌裕尔河、双阳河水泛滥汇入,新
生、新立两乡水深齐腰。有16个新村被淹,13.5万亩农田绝产,人无柴粮,马无饲草,两乡有
3 900多人外流,留居的1 800多人靠政府救济度日。二十号新村有20台木轮大车被马啃光。秋
季,全县平均亩产只有80斤,仅是平年收成的50%。至翌年春,仍有部分地块不能下种。

  1963年,太平庄地区遭水灾。初夏,乌裕尔河水泛滥出槽流入太平庄境内,农田草原被淹,
被淹耕地2 630亩,占当年耕地面积的30.8%。

  1965年,安达县西部地区涝灾,7月降雨229毫米,仅25—27日降雨80多毫米。由于降雨集
中,西部大同镇、昌德、八井子、高台子、兴隆泉 5个公社、135个大队6万多亩农田受涝,水
深3尺多,有4万亩庄稼全部涝死。兴隆泉公社太平大队泡倒民房12间。

  1983年,全县涝灾。7 月28日18时40分至19时50分骤降暴风雨70分钟。暴雨中心在万宝山
公社,降雨量为135毫米,安达镇内降雨量为105毫米,天泉、南来、羊草、青肯泡、火石山和
原种场等地降雨量均在 100毫米以上,其它社、场降雨量为50—70毫米。由于暴雨集中、强度
大、范围广、汇流急、破坏性强,全县城乡涝灾严重,直接损失达550多万元。农村有9.527亩
农田积水,作物倒伏14.2万亩,成灾6.6万亩;草原被淹50万亩;倒塌民房 535间,校舍450间,
仓库1 439间,畜舍900间;死伤牛马30头(匹),猪羊 400多头(只)。安达镇内大部分街道水深
过膝,低洼地区水深过腰,有21个居民组 696户居民住房被水围困,有的水进室内,漫过炕沿,
家具漂浮,倒塌房屋 115间;经委系统所属17个企业厂房、仓库、地缆沟、配电室被淹,停产
最长达 8个班次;建委系统45间营业室进水,倒墙242间,自来水厂泵站被淹,全城停水4天;
计委系统损失砖坯1 440万块,第一百货商店仓库商品被淹、泡近3千件;13个粮店被淹;电话
线路和输电线路线杆被泡倒,东部电话一度中断,部分地区停电; 安达、兰西公路被水冲断9
处,老江身排干涵洞、引嫩干渠1号木桥、哈满公路2级跌水等水利设施被水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