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风灾是安达县“三害”之一,历年均有发生。致灾程度较重,范围较小。发生风灾的主要
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和地形(风口)影响,一般多出现在春夏两季。从伪康德 4年(1937年)至1983
年,记载的严重风灾有8次。
伪康德4年 4月8日,第二区(今卧里屯乡)刮起一次特别大风,当地农民称“黑风”。当时,
在田里耕作的农民发现北面天边有一堵长长的“黑墙”,由北向南而来,风越来越近,“黑墙”
越升越高,大风袭卷着黄砂铺天盖地呼啸而来。风过之处,垅沟被黄砂填平,碗口粗的杨柳树
被折断,烟筒被刮倒,柴草垛被卷走,迎风面门窗被刮坏。黄砂遮日, 白天如同黑夜。历时3
个多小时,兴安村农民损失甚巨。
1946年 2月的一天夜间,安达街刮起一场西北大风。风将伪县公署(今总工会)监狱的白铁
房盖和部分房架刮出50米远,落在头道街的马路上。许多房屋上的烟筒被刮倒。
1958年4月7日,安达镇内刮起一场西北大风。风将六道街毛毡厂(今毛毯厂址)60米长的铁
皮房盖全部掀起,落在厂内,造成人身伤亡。
1961年初夏的一天中午,从西北兴隆泡(八里泡)刮来大风。安达镇内许多门窗被刮坏,四
道街市场许多摊床被刮翻,搭在货架上的塑料床单等轻浮物品全被卷到空中,室外摊床损失较
重。
1963年 8月23日15时许,龙卷风在小北屯(今天泉乡发展村)着地,至15时50分离开地面,
落地风圈直径 200—300米,风圈以外的安达市城区风速超过40米/秒。破坏房屋50多间,刮倒
烟筒300多个,小北屯一家院内的一棵直径 1尺多粗的杨树被连根拔起,105棵小树被折断,40
多根电线杆子被刮歪。安达发电厂高28米的木制冷却水塔被刮倒,全市停电10天。
1966年8月 1日18时30分至19时30分,全县遭暴风雨袭击。风力在9级左右,风雨交加。全
县12个公社,65个生产大队,414 个生产队农田遭灾,受灾面积达22万多亩。其中:作物严重
倒伏13.2万多亩,轻微倒伏7.4万亩,高棵作物受害较重。
1976年5月24日,上午8时至下午3时,全县刮大风,风速在17米/秒以上。大风将表层黑土
刮走,田间小苗连根拔起,垅沟填平,大树刮折,房盖掀起。满天尘土飞扬,对面不见人,汽
车司机开灯行车。
1983年 4月29日,全县遭暴风雪袭击。大庆石油学院倒塌烟筒54个,损坏门窗57扇,经济
损失2.9万元。全县配电线路倒杆400多根,造成大面积停电。农田成灾面积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