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霜、冻灾

第五节 霜、冻灾




  霜、冻灾害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换频繁的春秋两季,5月上旬以后降霜为春季晚霜,9月下
旬以前出现霜冻为秋季早霜,早霜和晚霜极易造成灾害,受灾面积大。受地形和小气候影响,
有时出现局部冻灾。

  伪康德 7年(1940年)降雨淞(俗称“下冰溜子”)。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阴云密布,大雨
倾盆,随着气温下降,由雨转雪,边下边冻。一夜之间,城乡大地变成了“玻璃世界”,植物
及建筑物均罩上寸厚冰凌,胳膊粗的树权被压劈,电线被坠断。人畜均有冻死,小鸟、野兔冻
死无数,没冻死的鸟兽进屯寻食,饥不惧人。全县遭灾。

  1950年 9月16—17日,天气骤交,气温下降,连续降霜。全县大秋作物普遍遭霜害,11个
区受灾面积总面积46 694垧。各区霜冻面积如下:




  受冻作物高梁减产3成,玉米、大豆减产4成,谷子减产6成,杂豆和荞麦绝产。

  1959年5月下旬出现一次晚霜。全县大面积禾苗、菜秧遭冻害,造成毁种和补种。

  1964年秋季早霜,全县农作物均遭冻害,影响成熟,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