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文化构成

第四节 文化构成



  解放前,识字人口很少,县城内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口不足40人,农村一些村屯
很难找到会写信和会打算盘的人。

  解放后,县政府组织工人、农民学习文化,开展冬学识字运动,全县文化人口有所提高,
但识字人口仍然不多。1948年,文化乡文化村建政命名时,就因村中识字人多而感到荣耀,因
此命名为“文化村”。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有文化者增多。60年代初,全市大
学生人数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人口下降。1980年以后,全县各公社都有大学生,
文化程度人口普遍增多,文化程度逐年提高。

  1982年,全县小学以上文化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53%。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者2.2
人,高中文化程度者71人,初中文化程度者197人,小学文化程度者358人。文化人口比1964年
增加24%,平均年递增1.33%。全县文化人口状况如下:



  注:表中含驻安单位人口。

  1982年,全县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区域分布情况如下表:

   全县文化人口分布表
   单位:人


  注: (1)本表为1982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

   (2)安达镇内含驻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