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饲养管理

第四节 饲养管理




  安达县奶牛业生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经营形
式、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在奶牛饲养管理上,形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方式和方法。
多年来,这些方式、方法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从而保证和
促进安达县奶牛生产的发展。

  一、分期饲养

  安达地区的奶牛在一年中要进行分期饲养,分期饲养是根据安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季节气
候特点,将奶牛的一年饲养期分为放牧期和舍饲期。

  (一)放牧期饲养

  奶牛放牧期饲养牧场规定从 6月1日开始出群放牧,8月末收群转为舍饲期。安达地区一年
内正式放牧期在90天左右。奶牛在放牧期,每天要放牧两次,时间一般为上午 4时30分至10时
30分,下午14时30分至19时。每日放牧时间在 8—10个小时之间。奶牛出群放牧前,要将牛群
分类编队,以一栋牛舍中的牛为一群每群一般在50头左右为宜;要进行健康检查和削蹄,并将
病牛与健康牛分开组群;要事先划分牧区,防止混群。放牧时,要按季节、天气、地形、饲草
生长等情况安排放牧,合理利用草原。一般采取春放洼、夏放岗、秋放平原;蚊虻盛期顶风放,
风雨天顺风放;吃草列横队,来回行走一条鞭;天气凉爽远放,炎热近放,伏天早出晚归,中
午多休息,避开高温日晒和蚊虻叮咬;热天放湿地,雨天放岗地,不在潮湿地休息,防止患乳
房炎;放牧员不离牛群,保护牛群和观察牛群变化,及时发现发情牛和病牛。

  乡村(社队)级所属牧场,因条件不同,在饲养管理上较为粗放。放牧期与专业牧场有异,
一般为 100多天,延长牧期主要是减少冬季饲草贮存量。每天放牧时间与专业牧场大体相同,
但分群放牧者少。

  放牧期每日操作事项及时间如下:




  (二)含饲期饲养

  奶牛舍饲期饲养一般从9月份开始至翌年5月下旬,时间大约为270天。

  安达县冬季严寒,奶牛舍饲前对牛舍要进行维修,实施防寒保温措施。舍内采光要好,舍
温应保持在4℃以上。每天挤奶前1小时刷洗牛体,清除身上粪尿污物。对牛尾、尻部、外生殖
器一定刷拭干净,便于挤奶、输精等操作。按时清除粪尿,保持舍内清洁,减少湿度。严寒时
可不到舍外运动,防止奶牛乳头冻伤。舍饲期每头奶牛贮备饲草3 500公斤,块根饲料2 000公
斤,甜菜丝 4 000公斤,青贮饲料4 000—5 000公斤。骨粉、食盐全年各36公斤。在舍饲期要
合理安排喂饮和挤奶时间,形成按时操作规律。每日操作事项及时间如下:




  二、犊牛、育成牛饲养

  犊牛和未成熟的育成牛,其饲养方法有异。

  (一)犊牛饲养

  犊牛俗称“牛犊”,出生 6个月以内的小牛为犊牛。1982年,牧场体制改革前对犊公牛的
管理是除挑选毛色整齐的高产牛后裔作为种公牛外,其余全部淘汰。体制改革后,肉牛作为出
口物,犊公牛才被留下饲养。能被饲养者重视的是犊母牛,犊母牛出生后全部饲养。大牧场一
般先由分场饲养3—4周,设专舍、专栏、专人喂养。约 1个月后、转到犊牛场(队)集中饲养。
转场时带去出生时记录卡片,卡片上记有花色(牛像)、出生时间、父母号码、血缘关系、其母
的外貌和产奶量等。安达县先锋牧场设有犊牛场(今友谊村)。小牧场不设犊牛场,但设犊牛队,
进行专舍、专人饲养。犊牛出生7天内喂生母初乳,一天喂3—4次。7天后可转为常乳,训练采
食青草和优质干草。10—15天后,训练采食易于消化的精料(小米粥、玉米面糊)。 哺乳期为4
个月,给乳600公斤。哺乳期间要定时、定量、定温(30℃),15天后喂乳中加1/530℃清水。断
奶后要加一定量的精料,助其正常发育。6个月后转送育成牛群饲养。

  (二)育成牛饲养

  出生后7—30个月的未成熟牛为育成牛,7—18个月的为小育成牛,18—30个月的为大育成
牛。育成牛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为促进其正常发育,每日小育成牛喂料4斤,大育成牛喂料6斤。
为了日后获得高产,在育成牛期,要按时按摩乳房,促进乳腺组织发育。18个月龄体重 350公
斤发展成熟时可配种,转成牛群饲养。育成牛妊娠 7个月,按成母牛干奶期饲养标准饲养。安
达县先锋牧场设有育成牛场,在今红原村。

  三、成母牛饲养

  出生后30个月以后和产犊的母牛为成母牛。成母牛正常发情周期为21天,应注意配种。健
康牛可早配,瘦弱的牛可推迟配种,病牛应待恢复健康后再配种。妊娠期为 280天,应注意妊
娠牛后期的饲养管理。在母牛预产期前70—75天应停止挤奶,即停奶。停奶后到产犊前为干奶
期,先锋牧场规定干奶期为60—70天,最少也要保证60天。安达各牧场规定:母牛干奶要采取
快速干奶法;停奶后,逐渐增加妊娠料,丰富营养满足胎犊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妊娠临产
的母牛,夏季应近程放牧,冬季防止在冰地上运动。安达县各牧场均设有奶牛分娩专舍。奶牛
分娩前3—4天,转分娩舍饲养,以便于观察和接产。奶牛正常分娩不需助产,难产时由兽医和
分娩舍饲养员(有经验的老饲养员)助产。对产后母牛应加强护理,以保证牛体健康。各牧场规
定:“母牛产后20分钟左右,要让其自由饮20—30℃温盐麦麸水,冬季饮温水 7天以上,夏季
饮温水应不少于5天。”产后30—60分钟必须进行第一次榨(挤)奶,只榨1/3(初乳喂犊牛)。泌
乳期内注意正常喂饮,保护乳房和奶头,各牧场规定用“压榨法”挤奶。一般成母牛正常生育
8胎,正常生育间隙为400天,应防止过密生育,影响母牛健康和产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