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饲草饲料

第五节 饲草饲料




  一、常用饲料

  奶牛常用饲料分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矿物质饲料、配
合饲料7种。

  (一)青绿饲料

  牧草作为青绿饲料,以羊草为主,野古草、五脉山梨豆、野豌豆、大油芒等次之。牧草生
长i胡140天,放牧期在130天左右,资源充足。其营养成份如下表1:

  (二)粗饲料和青贮饲科

  粗饲料由干草和秸杆组成。干草是夏季草原上的牧草,刈后晒干而成,秸杆主要是玉米秸
杆。青贮饲料主要是青贮玉米。品种有大白鹤、龙牧1号、四单11、京多1号等,其中以大白鹤
玉米为主。还有丽欧高梁。其营养成份如下表2:

   安达县常用牧草(风干样)营养成分表 1



   安达县粗饲料及青贮饲料营养成份表 2



  (三)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以豆饼为主,其次是苜蓿、草木樨。能量饲料有玉米、高梁、麦麸子、甜菜、
胡萝卜、甜菜丝、酒糟。

   安达县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营养成份表



  续表



  (四)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有骨粉、贝壳粉、石粉、食盐均由外地购进。

   安达县常用矿物质饲料成份表



   安达县饲料矿物质含量表
   单位:毫克/千克



  (五)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主要采用安达饲料加工厂生产的“泌乳一号”和混合饲料。泌乳一号配方:豆饼
45%,玉米面40%,麦麸子13%,微量元素2%。

  泌乳一号营养成分表
   单位:毫克/千克



  二、奶牛日粮管理

  (一)日粮品种

  奶牛日粮品种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发展,精、粗、青饲料日配给量逐渐趋于合理。

  解放前,在个人分户饲养到集体饲养的较长时间里,奶牛日粮品种以干草(舍饲期)、豆饼、
麦麸子、玉米面为主。1965年,先锋、燎原牧场开始种植青贮饲料,冬春季节在奶牛日粮中加
喂青贮饲料。1965—1971年,在奶牛日粮中加喂甜菜、胡萝卜、苜蓿等。1984年,个体养牛户
开始在奶牛日粮中加喂青贮饲料和甜菜丝。以后,各牧场和部分个体养牛户始喂配合饲料。

  (二)日粮结构

  解放前,沿袭俄人的饲养方法,精料主要是豆饼、麦麸子。解放后至1959年,个体奶牛饲
养户奶牛日粮结构主要以豆饼、麦麸子为主。安达镇所属 8个奶牛合作社的奶牛日粮结构如下:




  1959—1961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影响,饲料缺乏。象红色草原等大型牧场,
精料也只有玉米一种,有时加入一点谷子和豆饼,干草量少质次,含有“耙楼草”和“哑巴苇
子”等。此间,成母牛日粮结构:玉米面1公斤,贝壳粉100克,食盐100克。

  1962—1966年,饲料品种逐渐增多,日粮中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1962—1963年牧场奶牛
日粮结构如下表:




  安达镇内个体养牛户日粮精料:成母牛2公斤,育成牛1公斤,小犊牛6个月内喂给1公斤;
1965年先锋牧场开始用青贮饲料喂牛,以后,奶牛日粮中加喂青贮玉米10.5 公斤。

  1967—1979年,各牧场奶牛日粮结构逐渐趋于合理,饲料品种逐渐增多。奶牛场日粮配给
如下:




  1980—1984年,牧场奶牛日粮结构向多样化、科学化迈进一大步,个体养牛日粮结构也有
较大进步。育成母牛妊娠期、产奶牛放牧期和牛舍饲期的日粮结构不同。

   1983年牧场妊娠育成母牛日粮结构



   1983年牧场放牧期产奶母牛日粮结构



   1983年牧场半放牧、半舍饲产奶母牛日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