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店业
第二节 旅店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安达站开通后,成为邻县交通之枢纽,商贾接踵而来,旅店业随
之兴起。民国12年(1923年)安达站已有旅店29家,其中3家为日本人经营。伪康德9年(1942年)
安达县有旅店13家,大车店13个。
解放后,旅店业恢复正常,1948年有旅店20个,从业人员47人,资金2 542元;大车店有8
个,从业人员95人,资金2 840元。较大的车店有东成元、万发店、天巨东,旅店有华昌栈。
1950年,成立第一家国营大车店,名为军属大车店。1955年有私营旅店14户,从业人员25
人,资金1.65万元,年营业额为3.43万元;大车店 6户,从业人员40人,资金2.13万元,年营
业额0.7万元。
1956年,旅店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组成公私合营旅社 1家,下设分社5家;大车店1家,下
设分店 4家。1957年成立安达县第一家国营旅社安乐旅社(今东方旅社地址)。1960年成立国营
安达旅社1处,至年末,全市共有旅店9个,营业额41万元;大车店5个,营业额9万元。1960—
1964年安达市期间,随着油田开发,本市流入人口增多,又新建扩建旅社2处,床位300余张;
大车店1处,容纳大车100台。1966—1972年,受扫“四旧”的影响,服务质量下降,旅店业萧
条冷落,发展滞缓。1973年旅店业整顿后,店容店貌有所改观。全县仍是9家旅店,资金由1972
年的9万元增至12万元,营业额由1972年的71万元增至78万元;大车店 4个,资金4万元,营业
额28万元;集体旅社1个,营业额2.7万元。
1978年后,旅店业发展加快,至1981年,全县共有商属旅店7个,床位1 091张,从业人员
249人,资金15万元,营业额69万元;大车店2个,资金8万元,从业人员61个,营业额5万元;
集体旅店1个,从业人员18人,营业额3万元。
1984年 9月,本县开始对旅店业实行集体经营、集体租赁和个人租赁经营三种形式。当年,
对安达旅社实行集体经营,经营形式为“全民所有、集体经营、国家征税、自负盈亏”;实行
集体租赁经营的有人民旅社、安达三旅社、红星旅社、悦宾旅社、北方旅社、胜利车店、建设
车店等 7个单位,此种租赁经营形式为“全民所有、照章纳税、干部自选、经营自主、分配自
定、盈亏自理”;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的有三江旅社,实行“自筹资金、照章纳税、盈亏自负”。
三种形式一定三年,并于主管部门签订合同,按合同规定上缴各项费用。在租赁承包经营期间,
职工的身份不变、政治待遇不变、国营企业的性质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