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储蓄 存款

第七节 储蓄 存款



  一、储蓄

  1952年,县人民银行营业所开始办理城镇储蓄存款业务。储蓄种类有:活期、定期、实物、
有奖、零存整取定期储蓄 5种。1955年,农业银行信用社开办农村社员储蓄业务。1957年,安
达县成立第一个储蓄所,至年末全县城镇储蓄存款达29万元,比1952年增长 1倍多。1960年停
办有奖储蓄和实物储蓄两项业务。1962年开发油田,人口增加, 全市城镇储蓄存款上升到505
万元,比1957年增长16.4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储蓄是资本主义残余,是剥削行为,而且利率不调,使储蓄工
作受到影响。至1970年前,全县城镇储蓄额一直在140万元左右徘徊。1972年后逐年增长,1979
年全县城乡储蓄额首次突破千万元,此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储蓄额剧增。至1984
年城镇储蓄额达3 000万元,农户储蓄额突破千万元。

  二、存款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单位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转帐结算,吸收
存款。存款的主要来源有:国营经济组织的存款,集体经济组织的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国家财政金库存款,基本建设单位存款,机关、团体、学校、部队等单位的存款。

  1949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 211万元。此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的
扩大,银行成为社会主义信贷、结算和现金活动中心,银行存款帐户和存款余额不断增长。至
1957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1 480万元,比1949年增长6倍。1960年后,随着大庆油田开发
和建设,全市各项存款余额剧增,至1962年达32 033万元。1965年市、县分设后,全县存款减
至5 878万元,但比建市前的1959年增长了1倍。“文化大革命”10年间,存款额在5 000—8 000
万元之间浮动。至1976年末,全县存款余额为9 059万元。1980—1984年存款余额总计为44 858
万元,平均每年为8 972万元。

   安达县城乡历年储蓄统计表
   单位:万元



   安达县历年各项存款统计表
   单位:万元



  续表


0002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