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战备
第四节 战备
一、初期战备
1956年 3月,省军区工作会议后,战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搜集积累资料,掌握
全县预备役动员量,为战时动员提供依据。据统计,全县有3 052人。有机械运输工具(汽车、
拖拉机)113台,牵引力(骡、马)42 571匹,胶轮马车516台,铁车3 630台;存有学校、车店、
食堂、医院、防疫站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数及交通、通信、兵要地志等资料。
1958年 8月,根据军分区的战备工作会议精神,为防止突发性战争,县兵役局制定《安达
县备战工作计划》。将全县规划为 7个戒备区,部署对空观察网,警戒空投,保护交通要道、
水源和仓库,控制坏分子活动。并对全县通信联络工具如有线、无线设备,车辆、骡马及通信
人员等进行登记造册。同年 9月,建立战时征集委员会,制定征集计划和组建征集站,确立战
时征集人民集中站和物资集中站。
二、联防战备
1965年 5月,恢复安达县后行政区划变动,重新组织军民联防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总指挥,
公安局长、武装部长任副指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武装部。全县划为安达镇、任民镇、四平山、
太平庄、劳改农场、大同镇6个联防区,配备武装基干民兵4个连,装备步枪和机枪。
三、防空袭战备
1965年 6月,为确保石油基地建设的安全和县内重要目标,加强对空防御,组建对空射击
组。在县城组编19个民兵班共156人,配备6挺重机枪、28挺轻机枪、60支步枪。当年全县有武
装民兵7个连,72个排,166个班,计2 344人。战备交通工具有汽车25台,马592匹,胶轮车155
台,设观察哨302个,站哨833个,巡逻组499个计1 198人,各类值班员711人。
四、战时战备
1969年 3月,苏联军队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黑龙江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县战备指挥部
开展战备工作:(一)进行战备教育,消除和平麻痹思想,增强战备观念,做好拥军支前工作,
同时进行防空军事常识教育;(二)修建县城防空地道和战备三线点;(三)进行军工生产,制造
手榴弹、枪榴弹、地雷;(四)村屯挖战壕、交通沟,进行战斗村建设;(五)成立战备值班连,
集中进行实弹训练,平时执勤巡逻,维护社会治安,战时应战。1972年,解除战备状态,值班
连撤销。
1979年初,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全县民兵紧急动员,作好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全县
组建1个民兵独立团,2个独立营,20个步兵连,共3 040人。同年 3月9日,拟制“保卫油田反
空降作战方案”,再建民兵一营、二营、三营、万宝山营、卧里屯营,担任反空降作战任务。